上車落車:又再潛水 中集趁低吸納

上車落車:又再潛水 中集趁低吸納

中海集運(2866)今年6月以每股3.175元招股上市,掛牌即潛水,10月最高3.75元,現價3.10元,又再潛水。低於招股價,值得趁低吸納。
■中集業務是經營集裝箱航運,「同門」的中海發展(1138)亦是航運公司,但主要運輸煤炭與石油。中集的母公司「中國海運集團」持有中集59.87%,亦持有中海發展50.50%。中國海運集團是國有企業,由國家經貿委批准成立,直接隸屬國資委。中集在國內同業中排名第2,在全球排名第10。
■04年(12月年結)上半年,中集營業額98.94億元(人民幣.下同),升55%;純利15.25億元,大增2.9倍,每股盈利由0.14元增至0.38元。上半年平均運費上升10-15%。上半年油價上升,但中外運早已鎖定部份燃料價格,同時有效控制航行速度及航運班期,燃料耗用量減少,對盈利增長提供助力。公司發表中期業績報告時,預計下半年運費將繼續上升,較上半年高5-10%。

預期PE低於5.3倍
■中集招股預測,上市首年盈利不低於31.26億元,由公司預期下半年運費上升的情況推測,04年盈利有可能較招股預測高出若干,較預期加權每股盈利0.58港元為高,預期PE5.3倍以下。
■較中集遲1個月上市的太平洋航運(2343),以每股2.50元招股,現價3.50元,較招股價高出40%,跑贏中集極多。太航招股預測每股盈利0.47元,以此計算預期PE7.4倍。但中期盈利非常理想,周初又忽然宣布派第2次中期股息8仙,意味業績可超預期,預期PE在6.3倍以下。中集預期PE仍低於太航。
■本港掛牌的航運股,PE大多數較為偏低。全球航運股平均預期PE17.3,亞太區平均13.1倍。市場可能擔心集裝箱航運明年見頂,後年回落。然而,06年即使每股盈利倒退4成,中集PE仍在9倍以下,並非災難性數字。
●中集潛水價,值得吸納,一兩年後集裝箱航運市道見頂情況不必過慮,況且市道亦不一定見頂。李嘉誠基金與和黃(013)以11.63億元在上市時以招股價持有15.14%H股,早已投下信心一票。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