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加快市民過境程序,入境事務處推出的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e-道)昨日率先在羅湖管制站啟用,在啟用的首兩個小時內,已有近七百名市民使用該通道過關。不少使用該通道過關的市民均稱,e-道較傳統過關通道簡便、快捷;但也有部份市民因不熟悉而過關受阻。 記者:陸羽平
入境處昨在羅湖管制站率先啟用三部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e-道),讓十一歲以上持智能身份證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以自助方式辦理出境手續。入境處職員不時在大堂內提醒市民可利用e-道自助過關,並安排職員對未能熟悉使用e-道的市民提供協助。
過關的市民只需在e-道前將智能身份證有箭嘴及晶片一方插入閱讀器,稍等一會,直至系統與身份證的密匙互相認證後,閘門就會開啟。
在進入e-道後,市民再將拇指平放於指紋掃描器上,一經核實,即可離開。整個過程需時九秒,較傳統人手的過關通道快近四至五秒。
入境處指出,昨有近九成五市民使用e-道都能一剔過關,不少市民指該系統方便、快捷。也有市民在指紋掃描部份受阻,經多次指模核實才能順利過關。經常來往中港兩地的梁先生用紙巾將拇指揩抹兩次後才能過關,他無奈地說,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盡量都不會再使用e-道。立法會議員劉江華在首次試用該系統時,經五次指模核對後才能順利過關。
入境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黃威文說,手指過濕或過乾都會影響指紋掃描部份。他昨在視察後稱,近百分之四至五的市民在掃描器上擺放的位置不佳而有所延誤。對於部份手指紋理較差的人士,他呼籲應利用傳統人手的過關通道。
入境處發言人稱,將於○六年在各入境口岸安裝二百七十條e-道,預計可節省二百十七名職員。入境處並於灣仔總部大堂、銅鑼灣、荃灣及東九龍的智能身份證換領中心讓持有智能身份證的市民試用e-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