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業績簡報易製造混淆

英之見:業績簡報易製造混淆

領匯(2382)事件的發展,繼續是全民焦點,現在似乎相當利淡,但筆者始終相信,這件事在日後回看,不會有深遠負面的影響,頂多是經一事長一智,公共資產私有化的時候,會處理得更加小心而已。
經歷了過去幾年的大上大落,不少人已明白有危才有機。昨日午市期指跌幅最大的時候,對比前日收市價不外相差106點,可見事件的震撼力,遠不如傳媒關注的程度。
這幾年我們經歷過911、沙士以及七一遊行,今次只是雞毛蒜皮的風波,當然「唔排除」市場會恐慌,但只會是短期入市的機會。
看好大市,主要是資金流向相當有利,前晚美元再跌,逼近近日支持,同一時間,美股美債都強,這個環境對香港最好。領匯風波,是延誤了港股向上突破的時機,但大趨勢未變,不升反跌,按兵不動以外,唯一的策略是再加注。
其實經一事長一智,是一個頗為理想的假設,有很多不明所以的習慣,在因循苟且之下,繼續一直存在,反映不少決策人,是根本不會從經驗中學習。

資料簡陋欠專業
昨日不少上市公司在午間公布業績,較惹筆者注意的,是福田(420)極其失望的公布,營業額增長兩成之下,純利倒退47%,更加重要的,是下半年的表現遠比上半年為差,以冠華(539)公布的同期業績比較,福田是離奇地差。
股價的反應是即時下挫,可是基於一份簡陋的業績通告來行動,有機會是過份輕率,正常人當然是先沽為敬,但假若之後而來那份較周詳的通告,詳述下半年的變化,原來只是特殊項目的話,那份感覺之差,是外行不易感受得到。上市公司通告,是要非常專業的處理,因為是投資者賴以分析的最原始檔案,午間公布內容簡陋,倒不如晚間才來一份周詳資料,勝負都心服口服。
收到一位好心讀者的電郵,原來有謠傳在下管理的基金已結束,其實私人基金何足大家掛齒,自己亦從不求客戶大增,但這隻蚊型基金,是一批好朋友誠心支持,筆者欠他們的人情太大,絕對不會隨意離去。
這隻基金一度貶值兩成,幾經辛苦已追回失地,希望可像當年模擬組合般先死而後生。其實有興趣八卦,不妨來一月八日的講座,一起談天說地,話題可以天空海闊,無謂左猜右猜。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