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肩闊度不符國際標準

路肩闊度不符國際標準

屯門公路昨日發生的嚴重車禍疑因路肩闊度不足引致,屯門區議員陳雲生直言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設計及建築的屯門公路已不合時宜,路肩闊度未符國際標準,擔心成為意外陷阱,他希望運輸署吸取昨日教訓,在二○○六年擴建屯門公路工程中,把擴闊屯門公路沿線路肩列入優先項目,避免再發生同類意外。

擴闊工程刻不容緩
陳雲生續稱,明年通車的后海灣幹線是連接蛇口及天水圍重要交通樞紐,預計幹線落成後重型車輛、如貨櫃車及貨車將成為主要使用者,而幹線亦接駁屯門公路直通荃灣及葵涌,他指多彎的屯門公路屆時交通將更繁忙,貨櫃車「壞車」情況可能增加,所以擴闊路肩工程實在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
不過,運輸署發言人卻指現時公路的路肩並無闊度限制,至於昨日發生意外路段的路肩闊度為二點五米,發言人指已足夠容納一輛貨櫃車,而且在未來擴建屯門公路工程中將再擴闊為三點三米。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副主席蒙海強則提醒市民,若在快速公路壞車應第一時間亮着壞車燈,而且駕駛人士為己為人應購備兩個「反光三角形警告牌」,一旦遇上壞車事故,需在壞車車尾五十米及一百米處、分別放置警告牌示警、駕駛人士電召拖車公司或報警後應留在安全位置等候。
他續稱,昨日肇事旅遊巴每日都途經現場彎位路面,其實駕駛人士應緊記「最熟悉路面亦是最危險路面」,因為路面情況瞬息萬變,儘管路段每日行經,但駕駛人士應時刻保持警覺,更切勿「跟車太貼」,否則發生意外便避無可避。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