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一點通:了解報價有助揀選基金

投資一點通:了解報價有助揀選基金

最近與老朋友相聚,閒談間扯到某隻基金的表現,原來有好幾位朋友都投資了同一隻基金。奇怪的是,朋友甲、乙、丙所說的基金價格都不同,爭論到最後,還是搞不清那隻基金的實際表現。後來翻開報章上的基金行情表,才發現原來甲說的是基金賣出價、乙說的是基金買入價,而丙指的卻是基金資產淨值,難怪他們總是搭不上線。究竟這三個數字有甚麼意思?計算投資回報時,又應該參考哪一個數字才行?

其實基金可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兩類。開放式基金的價格取決於資產淨值。由於基金的總資產會隨着市況而改變,加上流通單位的數量也會因基金持有人買入和賣出而變動,所以基金的資產淨值是常常改變的。簡單來說,如果基金的投資回報欠佳(總資產下跌),或者太多投資者買入,都會令基金的資產淨值下降。所以,有些表現良好的基金會停止接受新資金認購,原因是考慮到基金的增長一旦不夠快,反而攤薄了早期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說明書內容要清楚
有些基金只會報一個價,就是基金的資產淨值;但有的卻像買賣外幣一樣,有「買入價」及「賣出價」(「買入」和「賣出」是從基金公司角度出發,「賣出價」即是投資者的認購價),這是由於買基金時涉及額外費用(例如首次認購費),所以賣出價是資產淨值加上一個特定金額。比方說基金的資產淨值為100元正,加上2%的銷售費,賣出價將是102元。
為了吸引投資者,有些基金不收取任何認購費用,所以賣出價相等於資產淨值,但基金公司仍可能會在投資者賣出基金單位時收取贖回費,意即買入價會將資產淨值減去一個特定金額。由於「賣出價」及「買入價」有所不同,投資者在選購基金時,必須小心閱讀基金說明書內容,清楚了解基金認購及贖回的條項及報價方法,因為這些均會影響基金投資的整體回報。
股票每天定時報價,投資者就看着螢光幕跳動的數字買賣,但和股票不同的是,基金還分「已知價」和「未知價」。

封閉基金價看供求
所謂「已知價」,是根據前1交易日收盤價計算出來的單位資產淨值,採取已知價交易的基金,投資者可按已知的賣出價和買入價來辦理手續。而「未知價」是基金經理根據當天的收市價計算出來的,即是以當天上午收市或全日收市價為基準。
譬如你今天要贖回某基金,那你可以拿回多少錢,便要在當天交易結束後或第2天,才能知道基金單位價格。同樣地,假若你想花5000元買某基金,縱使在你下單時報價為50元,理論上可買到100個基金單位,但當日收市的新資產淨值可能跌到40元,那你便可買入125個單位了。
封閉式基金方面,資產淨值計算方法亦同上,然而資產淨值再不是決定基金價格的唯一因素。
由於封閉式基金在股票交易所進行買賣,價格也受供求影響,情況和投資股票差不多,股票好股價不一定能馬上反映,封閉式基金的價格也可以高於或低於資產淨值。簡單來說,看好基金表現的投資者多,基金的價格便上漲,反之亦然。

計算回報化繁為簡
話說回來,究竟資產淨值、賣出價及買入價這三個數字,與基金表現有何關係呢?假若投資者想追蹤基金的表現,看資產淨值已經一目了然。資產淨值可讓你評估基金投資長遠的表現盈虧,幫助你評估基金達至投資目標的潛力,例如基金的投資目標是成長型的,那麼看看資產淨值,便知道基金是否正在成長及其成長幅度。
把基金的表現和同類型的基金或相關基準指數比較一下,可以讓你心中有數。大部份基金公司會在每月基金簡介或其網站上,把基金的資產淨值走勢與相關基準(如S&P500指數)作出比較,令投資者更容易理解基金的表現。
不過,單看基金的資產淨值,並不足以計算出你的投資報酬率。正如上文所說,你還要支付首次認購費、管理費及贖回費等開支。最簡單的計算方法,是把基金贖回的總金額減去當初申購基金的總金額,除上當初投資的總金額來計出百分比。須注意的是,基金手續費的成本須一併計算,若期間經過發放紅利,就先必須把紅利部份加回去,然後才計算出報酬率。
具透明度的基金公司,會定期把基金資料簡介和基金報價寄給投資者,也會在報章上刊登基金表現。基金行情表一般會列出每隻基金的最新計算資產淨值、買入價及賣出價等資料,有些基金公司更會在自己的網頁、甚至一些證券經紀商的網站上刊登最新資料,可說相當方便。
滙豐投資管理
www.assetmanagement.hsbc.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