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困擾港股回軟

官司困擾港股回軟

【本報訊】領匯房產基金被官司糾纏,遲遲未能確實能否如期上市,困擾投資者的情緒,令到港股連升兩日之後,昨日再度回軟。恒生指數昨日一度失守萬四點關口,收市報一萬四千零二十四點,下跌五十三點。
市場昨日早段觀望,兩名挑戰房委會分拆領匯上市的合法性的公屋居民會否提出上訴,恒指仍企穩在萬四點以上,及至中午知悉其中一人決定上訴,且涉及甚為複雜的法律程序,終於動搖投資者信心,拖累港股下午開市不久便跌穿萬四點,收市前才力保不失,全日成交逾二百一十九億元。

機構投資者或興訟
凱基證券董事鄺民彬認為,若領匯最終要擱置上市,一定對港股帶來負面影響,令到不少散戶失望,影響他們的投資情緒,拖累港股下跌。但他不排除部份為了收取高息而認購領匯的投資者,趁低吸納高息股,例如公用股及恒生銀行。大華繼顯董事梁偉源則認為,領匯上市與否,不會主導港股後市走勢,因為接近年尾,基金經理都會積極入市,爭取好成績。
梁偉源表示,他個人反而希望領匯取消上市,消除市場的不明朗因素,令基金經理將原本用來認購領匯的資金,一併投入股市。
一名歐資證券行分析員指出,受領匯事件影響,交易員的投資氣氛極差。他又稱,領匯能否上市尚未明朗,即使領匯已開始寄發不獲接納申請的退票,獲接納的申請涉及的資金仍被凍結,對機構投資者而言,被凍結的資金並非小數目,一旦領匯不能上市,機構投資者可能會興訟要求賠償,引發另一輪法律訴訟。
另外,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一旦不能上市,來自各方面的損失最高逾四十億元,其中包括房委會花在上市前籌備、顧問及其他專業費用、推廣宣傳、印刷六十五萬本及四百五十萬份認購表格等費用逾一億元。
包銷團雖可收取保薦人費用,但原可按領匯發售價的百份之一點七五計算的包銷佣金總額逾四億元,則見財化水。至於借孖展認購領匯的散戶,則損失最多達一億二千四百萬元借貸利息。雖然領匯能否上市仍未明朗,但昨日市場暗盤價仍達十三元五角,加上散戶可獲百分之三折扣,散戶潛在損失約達三十四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