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浸會醫院昨日宣布,旗下內視鏡服務中心全面實行「一次性使用」(singleuse)措施,即生產商原本設計及製造只供使用一次的醫療消耗品,如組織鉗、大腸鏡及膽管等,將會「用完即棄」,不會重複使用。浸大腸胃肝臟專科醫生黎志偉表示,雖然實行有關措施會令成本增加兩成,但暫時無意將費用轉嫁消費者。
黎志偉昨在記者會上說,雖然部份生產商會在醫療消耗品上標明只供使用一次,但基於資源有限,過去浸會內視鏡服務中心在進行嚴緊的消毒程序後,多會重用醫療消耗品兩至三次,由於外國研究顯示,在經循環使用的內視鏡消耗品中曾發現其他病人的人體組織,有機會交叉感染,故該院在上月底起全面實行一次性使用措施。
他強調,病人因重複使用內視鏡消耗品而感染細菌的機會低於萬分之一,過去浸會亦未曾有病人「中招」,現時浸會內視鏡服務中心每年約有一萬名市民使用,雖然新措施會令營運成本上升,但沒有計劃加費。
浸會在○一年起已先後在洗腎中心及心臟中心使用一次性的醫療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