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稍微復甦還未讓市民受惠,全港市民卻先要承受增加電費之苦。每年盈利高達六十至七十億元的兩家電力公司宣布,明年一月一日起調整電費,港燈平均加幅高達百分之六點五,中電則不再向用戶提供電費回贈折扣。有立法會議員及關注民生團體擔心,增加電費會引發各行各業加價熱潮,而且有巨額盈利仍加價絕不合理。
兩電昨於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會議解釋明年的電費檢討,港燈主席麥理恩表示,根據利潤管制協議的約束力,港燈原可將明年電費上調一成三,為減低對市民影響,股東決定把增幅減至百分之六點五,股東則減少七億多元收益。
在電費調升後,每度電新收費為一元一角,港島七成家庭用戶,每月需多付不多於十三元五角,七成非家庭用戶每月需多付不多於一百三十六元。港燈亦繼續為弱勢社群提供電費優惠。
中電常務董事阮蘇少湄則表示,中電將於明年持續凍結電費,但不再為用戶提供電費回贈折扣。九龍及新界區居民在明年起,將不能再享有現時每度電一點七仙的回贈折扣,耗用每度電將要繳付八毫七仙半。九龍及新界用戶要承受變相加價之苦。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昨於會議中承認,在利潤管制協議下,政府確實「可以做嘅嘢唔多」,他表示港燈原來提出的電費增幅高達雙位數字,政府已盡量爭取將增幅減至最低。他重申,政府將於下月推出檢討○八年電力市場發展的諮詢文件,考慮引入競爭的不同方案。
多名與會議員昨日均炮轟兩電加價及取消回贈,是沒有社會責任行為,更質疑港島居民要比九龍居民多付兩成電費。鄭家富直言,地鐵行政總裁周松崗已表明加電費勢必對地鐵構成壓力,擔心加電費會成為稍後公共交通、零售及飲食各行各業的加價藉口。
理工大學商業學系副教授林本利指出,港燈加價只會造成惡性循環,港燈過去數年屢次加價,售電量的增長卻愈來愈低,後果是港燈需要再加價以賺取認可利潤,他批評港燈經營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