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血液運行正常 原理等同「通波仔」<br>鎳鈦支架植腦血管防中風

令血液運行正常 原理等同「通波仔」
鎳鈦支架植腦血管防中風

【本報訊】香港現時有八成中風病人均屬缺血性中風,而腦血管收窄是導致缺血性中風的主因,而近五成中風病人均出現腦血管收窄情況。過去只能依靠藥物擴闊腦血管來預防中風,卻是治標不治本。直至今年專為擴闊收窄了的腦血管而設的鎳(粵音:聶)鈦合金支架面世後,醫生遂可透過微創治療手術,把支架植入收窄了的腦血管內,把血管擴闊,血液運行回復正常,原理與心臟「通波仔」手術相同。 記者:黃秋豪

香港中文大學放射診斷學系顧問醫生余俊豪稱,中風分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兩類,缺血性中風佔所有中風病例的八成,病因是腦部血液供應受阻,令腦部組織被破壞,導致中風。
他又稱,腦血管收窄是導致血液受阻主因之一。「腦血管收窄有好多原因,好似膽固醇過高會喺腦血管形成脂肪塊,令腦血管收窄。」亞洲人出現腦血管收窄的情況較外國常見,如二○○二對七百多名本地中風病人的研究顯示,近五成患者的腦部均出現血管收窄情況。

以往靠藥物治療
余俊豪說,以往腦血管收窄主要依靠藥物治療。「由於血液喺已經收窄嘅血管會流得比較慢,增加血液凝固嘅機會,食藥就可以防止血液凝固。」但藥物只治標不治本,無助收窄腦血管。「有小部份中風病人食咗藥,腦血管仍然繼續收窄,根本唔可以預防再次中風。」
他說,參考預防冠心病的「通波仔」手術經驗,一種專為腦部血管而發明的鎳鈦合金支架在今年面世,只要配合微創治療手術,即有助解決腦血管收窄的問題,預防缺血性中風。鎳鈦合金在空氣中十分柔軟,能壓縮成幼管,並可放進導管之內。醫生可在病人身上任何地方開一個如針孔般細小的傷口,植入導管至已收窄的腦血管內。當支架留在血管後,會因身體溫度較高而令支架變硬及自行擴張,達至擴闊血管效果。

自今年年中起,全球開始為這種新技術在人體腦部應用的安全性進行臨床研究。余俊豪說,接受測試的四十五名中風病人中,有四十四人均成功植入支架,其中包括三人是威爾斯親王醫院及瑪麗醫院的本地病人,而結果顯示新技術相當安全。
三位本地病人之一的七十一歲黃女士,今年中因左腦血管閉塞影響右手活動能力而接受手術,手術後血管擴張達三成,六個月後再檢查,發現血管沒有收窄,右手活動能力恢復正常。

中大放射診斷學系顧問醫生余俊豪表示,只要植入以鎳鈦合金製成的支架(圖),便可擴闊已收窄的腦血管,預防缺血性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