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息人士透露,隨着本港經濟好轉,使用機場的人流貨流增加,機管局今年4至9月上半年度盈利,已超越去年全年表現,料截至明年3月底止全年盈利超過10億元,下年度盈利有望達20億元以上。但由於機場未來需要繼續投資建設,回報率偏低將影響投資者信心,故機管局確有需要調高機場收費,但加幅將十分輕微。
消息人士表示,由於機管局大部份開支屬固定成本,只要旅客量、貨量及飛機起降量增加,盈利便顯著上升,今年情況正是如此。
觀乎今年客貨吞吐量均創紀錄,過去12個月客運量達368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逾34%,今年度盈利可望由去年度的3.86億元,增至10億元以上。
雖然機管局盈利狀況顯著改善,但隨着旅客吞吐量不斷增加,預計今、明兩年分別達3800萬及4000萬人次,06年便挑戰機場最高處理能力,即4500萬人次。消息人士指出,為了應付需求,機場要預早3年訂出擴展計劃,當中必然涉及一定投資。若機管局回報率一直偏低,很難吸引投資者參與,故需輕微調高機場收費,以提高盈利及回報。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副秘書長馮永業昨日表示,政府將會協助機管局及航空公司,制訂機場收費的釐定架構,希望機場收費與主要經濟數據掛鈎,例如本地消費物價指數、利率,鄰近機場收費及環球經濟情況亦在考慮之列。換言之,機場收費是可升可跌。大原則是要機管局與航空公司之間就收費取得共識。
他又認為,機管局上市時取得307億元估值是「底線」,因這是政府對機管局的總投資額,政府毋須為了紓緩財赤而急於安排機管局上市,「不會賤賣資產」,事前一定要得到市民及立法會支持。消息人士相信,若機管局明年賺20億元,機管局上市時取得20倍市盈率、估值400億元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