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匯(2382)風波成為困擾港股的藉口,不錯,事件的發展,已成為全港股民談論的熱點,不過筆者反而不大在意。早已買定離手,面對控制範圍以外的因素,最好輕描淡寫對待,反覆思量,只會引起焦慮而別無好處。
而且不少一時的焦點,事後回看不值一哂,例如台灣今年3月的總統大選,當日也鬧得熱騰騰,但筆者嘗試回憶那時的市況,已經完全沒有印象。今次領匯風波,筆者認為也不會有深遠的影響。當然不是所有焦點新聞,都只是一時的漣漪,例如美元的弱勢,以及放寬自由行,都對當時後市的發展,構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現在零售股原材料股如何調整,也不似會跌回昔日的水平。
投資高手與一般人的最大分別,是在判斷大趨勢的技巧之上。太多人沉迷追逐新聞熱點,和朋友高談闊論吹水鬥一番,反而迷失了大方向。這一點是筆者今年反省中的一個重點,希望以後會做得更好。
撇除本地短線的因素,港股始終是美元的影子,資金流向主宰大局。筆者仍然維持看淡美元的立場,甚至會博短期反彈已經完結,所以目前港股的入市策略自然是造好,何況亦認為困擾港股的短期因素,根本並不足懼,信心程度頗高。是有看錯的風險,不過愛拼才會贏。
近期在傳媒的訪問中,不自覺地用多了「希望」這兩個字,看似搖擺,實質上卻頗為合適,因為是有立場,事情卻其實在掌握以外,「希望看中」,總勝過列出一大堆假設條件,升跌都可自圓其說吧。模稜兩可的形象,其實會來得更專業,自己在評論上的執着,可能有點過份。
不過話說回頭,香港社會近期的發展,變得相當政治化,作為投資者,也應該適當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筆者認同昨日本報所登出末日博士的文章,坡元資產是可以看高一線。
人生路不熟,最近上市的新達城地產信託基金,是十分值得長線投資。結構簡單,新達城又是當地相當主要的商用物業,雖然上市後已有一成多的升幅,計入潛在攤薄效應,接着下來的一年股息回報率不足5厘,但領匯上市可能有牽動作用,而且坡元的升值,帶來額外的回報才是重點。地產信託基金不會像股票一飛沖天,卻是長線投資的好對象。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