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古蹟,北京的故宮與頤和園宣布大幅度加門票價。中國以為,門票貴了,底層的貧民進不去,就可以減少吐痰塗鴉之類的破壞,人少一些,也減少點噪音喧嘩。
但是要保護故宮與頤和園,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整座古蹟拱手租給一些優等的國家和政府管理,中國政府自己絕不能沾手,這叫做「古蹟租界」。
柬埔寨的吳哥窟,就是租讓給了日本。日本政府每年繳付租金二千五百萬美元,把吳哥窟基本包下來:由日本人管理、日本人維修、日本人研究。
吳哥窟在日本人的細心保護下,實是深慶得人。日本的考古學家把一磚一石都細心記下來。塌下來的石柱石塔,日本專家把每塊石頭整理好,研究八百年前本來的圖樣,一塊一塊重新砌出來。吳哥窟的城門內,有一座藏經閣,本來塌下來的,把原來的石頭集中起來,已在重新搭建。找不到的石塊,才用新的來頂替。
由日本人來經營,就有得救了。遊客買門票,人人要先拍好一張半身照,造一張像護照一樣的入場證。三天門票用同一張證,不見了,就要重新交費,再造一張。吳哥窟內外,不像中國的故宮一樣,沒有一家星巴克咖啡店,也沒有盲流小孩纏着遊客要錢。賣紀念品的小販,都劃出一條街,離得遠遠的,沒有人喧嘩,也沒有紅紅綠綠的賣汽水雪糕的太陽傘。
吳哥窟幾十平方公里,沒有裝一部攝錄機,沒有一個公安人員,也沒有所謂的「食Q」。在落日的寧靜中漫步,感覺不到有人在管理,偶爾會有一塊說明標記,告訴遊客這面壁畫講的是甚麼,上面的文字有英法日三種,當然沒有中文。
遊覽吳哥窟,很令人感動。殖民地時代,吳哥窟有法國的保護,得到了發現,二十一世紀,吳哥窟又有日本的管理,得到了再生。柬埔寨人十分滿意。當地的導遊說:吳哥窟落在赤柬手裏,受到破壞,洪森政權也不會管,只有讓日本人來保護,他們做事認真,也有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有這個心。
我笑嘻嘻地問:你們曾經也一度「當家作主」,難道你們就是管不好吳哥窟嗎?導遊說:柬埔寨人,是管不好吳哥窟的,我們承認這個事實,讓外國人來管,吳哥窟會更好。我向他豎起大拇指說:「我來自香港,我認為你講得好嘢。」為了獎勵他的國際識見,以及說出「阿媽係女人」的勇氣,我打賞給他兩元美金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