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公屋居民,挑戰領匯上巿,大批長者前來法庭支持,整個法庭座無虛設,法庭書記更要往隔籬庭借櫈,讓一眾公公、婆婆安坐聆聽。然而,他們可謂「各自精采」,有人庭內熟睡,有婆婆突然戴起耳筒,不知聽歌或收音機,更傳出「啪!啪!」聲,原來有人正修剪指甲。在庭外,有伯伯可能見垃收桶內的汽水罐較吸引,隨即拾起「踏扁」,放在膠袋內。
兩名提出訴訟的主角盧少蘭和及馬基招,倚靠綜援過活,昨早才知申請法援被拒。有份協助租戶的前綫秘書長陶君行表示,兩名租戶今天會就法援申請被拒提出上訴。問及若案件敗訴,如何解決堂費問題?陶表示,要等裁決後才考慮。陶強調,提出訴訟的租戶是他、陳偉業及有關團體找來的,與大班無關。
法律界人士指出,申請人敗訴,便要承擔堂費,除非涉及公眾利益,如梁國雄挑戰立法會誓詞,法庭接納他不為一己私利,故不用賠償堂費。
該大律師又指,若訴訟被撤銷,除堂費之外,政府可循民事途徑追究其他損失,但他認為可能性不大,並謂:「佢哋搵最窮嘅人做代表,已經封咗呢道門」。
另外,主審法官夏正民亦申報,表明沒有認購領匯,其任職銀行的妻子也不涉及今次招股。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