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故事:無國界治療令醫生「開竅」

醫療故事:無國界治療令醫生「開竅」

「呢個係一個好大嘅經歷,唔止幫到人,重幫到我做人。」參與無國界醫生的一年間,四出到落後國家為愛滋病病人提供治療的經歷,教三十四歲的彭偉強「開竅」,對自己了解更多,對工作的態度及生命的看法也轉變不少。
「我以前好惡,好臭脾氣,覺得好多嘢都唔啱,但係我改變唔到。」原本在公立醫院當內科醫生的彭偉強不諱言,有時候病人會帶着「醫療是必然」的態度來求醫,並提出一些無理要求。長時間面對這種情況,令他本來那一股當醫生的熱誠和衝勁都被磨滅了,更促使他盡量疏離病人,「當知道呢個世界有啲人連必利痛(意即止痛藥)都冇,我真係好想退一步睇呢個世界。」
因此,彭偉強把心一橫,向醫院申請了一年無薪假期,開始這個影響其性格的醫療旅程。他坦言,去年十月到南非開普敦行醫初期,為與自己不同膚色的愛滋病病人檢查時,的確感到有點恐懼;後來再回到祖國湖北襄樊市治療病人後,卻令他「上癮」,期待繼續幹着這種有意義的事情。
他憶述在湖北行醫期間,親眼目睹一個患了愛滋病的八歲孱弱小男孩,在接受治療後的一個月即增加了三公斤體重,叫他欣慰非常。另一個無親無故的二十多歲的年輕愛滋病患,每日見到醫護人員到來才展露出笑容,也深深印在彭偉強的腦海中,「病人好appreciate(欣賞)你做嘅嘢,呢種開心係形容唔到。」
旅程已完結,但箇中的體會卻歷久常新,「我覺得世界好大,做醫生可以唔係只喺一個框框裏面。我以前淨係諗自己,𠵱家我開始留意周圍發生嘅事,留心多啲身邊嘅人,聽多啲。其實聽病人講多一、兩分鐘,可能對治療有幫助,或者可以係心靈上嘅治療。」
本報記者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