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 - 李純恩

上海人 - 李純恩

《花花公子》打算在上海開「花花公子俱樂部」,消息傳出,相信上海人嘴裏會指責這樣的事情「不三不四」,但心裏,可能還是很高興的。
現在的上海人,可以跳過時光,躍過逝去的幾十年,跟四十年代尾的那一輩接上軌。
那就是無可救藥地崇洋。
上海電視台播過一個節目,叫《時髦外婆》,由一位老演員主持,節目專訪從前老上海的人和事,比如從前上海時髦青年的生活,衣服怎麼穿,頭髮怎麼做。做這種節目,訪問的當事人,都七老八十了。這七老八十的歲月,其中有五十多年是很不堪的。七老八十的人能回憶的,就是四十年代尾,在他們十幾二十歲的時候,美國兵代替了日本兵在上海灘上春風得意的年代。

那時所謂的時髦,就是一窩蜂地崇美。年輕人從荷里活的電影裏學習最新的髮型,研究三粒鈕扣的西裝究竟應該扣幾粒扣子,又或者跑到江邊碼頭上看美國水兵穿的牛仔褲,褲腳捲起幾寸?那牛仔布要外面藍,裏面發白的才合潮流。諸如此類,這些七老八十的被訪者說起來就興奮莫名,彷彿時光沒有流動過,他們沒有成長過。在今天來看,他們當年的所謂的時髦,當然非常「初級」,還當成「知識」說出來,也很少見多怪。但在上海人的心目中,這就很洋氣了,很有派頭了。
原因很簡單,儘管一切是那麼老土,但擊中了上海人崇洋的要害。今天上海灘上的時髦男女,即使可以隨口說出最新流行的品牌和潮流,但因為骨子裏的盲目崇迷,終歸還是分不出東南西北的。二三十歲的人,一說到外國貨的時候,意識依然可以跟那些七老八十接軌,這種共同的喜好,就像江澤民喜歡說英文一樣,成為一個地方人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