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約二千名市民為慶祝紅灣半島逃過清拆的命運,昨日圍繞紅灣遊行一圈,以示齊心令「紅灣不倒」的精神。有參加遊行的學生表示,紅灣事件令自己學懂環保,故「以後每支鉛筆用到盡先至會掉。」有家長稱,希望下一代藉事件體會環保精神,建設一個無污染、無浪費的香港。 記者:馮永堅
紅灣半島發展商新鴻基和新創建上月底宣布將紅灣半島拆卸重建,引起社會極大迴響;發展商連日來備受各界批評,至上周五突然改變初衷,宣布將拆卸變成改裝紅灣。由地球之友和教協發起的「拆紅灣、天無眼、親子大遊行」聲討發展商的大遊行,昨因應發展商不拆紅灣的決定而改名為「愛紅灣、天有眼、親子大遊行」。部份參與者應大會要求穿上紅色衫和戴紅帽,以示支持不拆紅灣半島的決定。
遊行人士昨先在紅灣半島毗鄰的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集合,在立法議員劉慧卿、涂謹申及蔡素玉等帶領下出發,沿愛景街、紅鸞道、紅樂道及仁勇街,圍繞紅灣半島走一圈。遊行人士邊行邊高喊「愛紅灣」、「不拆紅灣」等口號。最後返回出發小學,將寫有對紅灣半島期望的心意卡掛在聖誕樹上,為遊行畫上句號。
「以後每支鉛筆用到盡先至會掉。」手持「紅灣不等如垃圾」圖畫的小四生曾健鋒表示,經歷紅灣一役後更覺環保重要性,故日後用每支筆、玩每件玩具都會「用到盡、玩到盡」才會棄掉。在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畢業的武肇恒因不想母校「污糟邋遢」,昨日特別返校支持。家住西灣河的謝太與兒子雋笙亦「遠赴」紅磡參加遊行,謝太說,紅灣事件反映「唔啱要說不」的道理,故帶兒子來學習。
教協會長張文光表示,發展商改變拆樓計劃,是回應了市民的強烈不滿。雖然紅灣不需清拆,但他仍支持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政府在紅灣事件的錯失。地球之友總幹事吳方笑薇則認為,發展商不拆樓的決定,有助家長教導下一代環保意識,是港人今年最佳的聖誕禮物。她希望發展商改裝紅灣時要盡量減少廢物。
此外,環保團體「環保觸覺」呼籲全港市民在後日(星期三)於左胸前掛上一條結了「V」字形狀的紅絲帶或紅布條,以代表能保存紅灣半島是港人的勝利。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鍾劍華在一論壇上批評,發展商指不清拆紅灣半島是擔心法治精神受到衝擊,此講法沒有理據,正如一個家庭虐兒,不能說因為「個仔係佢哋」,外人不能干涉一樣,反對清拆紅灣是因為這行動損害了香港重要的原則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