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根寬緊是關鍵<br>麥嘉華筆記:美元將與股債背馳

銀根寬緊是關鍵
麥嘉華筆記:美元將與股債背馳

假如能夠發掘到1隻或多於1隻有潛力大升的投機股,我敢肯定,對於改善投資組合的整體收益,必然大有幫助;但長線而言,能認清楚市場的大方向,並把你所有的錢投放進去,才是真正的取勝之道。因此我始終認為,要在投資市場成功獲利,最重要的仍是能適當地分配好債券、股票和貨幣的比重。

不幸地,2005年金融市場的整體方向似乎欠缺清晰。
最近我便曾經向《蘋果》讀者建議趁低吸納美元。作出此建議的原因,主要是美國龐大的經常帳赤字短期內難有解決的良方,令市場對美元的命運充斥着極度悲觀的情緒。

反彈現 每在悲觀時
附圖1所顯示的,是市場中看好美元後市投資者的比重已跌至紀錄新低。
根據過去10年的紀錄,每當美元牛熊指數的看漲情緒跌至如此低殘的水平時,美元往往便會出現1次較可觀的反彈,故我的建議純粹是從或然率的角度出發,認為1個較像樣的美元反彈浪已是近在眼前。
不過若較長線看,對於美元能否轉弱為強,我個人卻是大有保留。因此,我會利用美元每1次反彈浪減持所持的美元。

美元升 銀根須收緊
實際上,我最為看好的其中1隻貨幣是新加坡元。附圖2是美元兌新加坡元的月線圖。我甚有信心,新加坡元具備充裕的升值空間。
因為只要拿生活質素接近,經濟發展水平、財政實力和基建設施又相若的地區或國家比較一下,便會發覺新加坡的物價水平確實遠遠落後,故在可見的將來,一是新加坡元會大幅攀升,一是新加坡的資產價格例如股票或房地產會升值,是可以預期的事。

我必須提醒《蘋果》讀者一些事實,就是美元要顯著回升,先決條件是美國必須收緊銀根。換言之,美國的貨幣流通量大幅萎縮之日,便是美元翻身之時。
不過,假如美國的貨幣流通量真的萎縮,我懷疑全球股市是否仍可以有上佳的表現?
因此我相信,我們將會陷入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局面──如果要美元轉強,代價是美國經濟轉弱,以及全球股市和工業商品市場在未來數個月的表現將難免乏善可陳;相反,讓寬鬆的銀根繼續充斥市場,並任由美國製造的「水浸」局面延續下去,無疑可以把股市進一步推升,但代價卻是美元滙價將難免進一步向下尋底。

市起伏 有周期可稽
我所押下的賭注是,在未來幾個月,美元將會回升,而股市則會見頂回落。
也許有1點資料可以補充,相信會對大家押注時有所幫助,就是在美國每1個總統任期,股市表現最佳的日子,往往會是第3年和第4年,而在總統任期頭2年的表現一般會比較差劣。
附圖3所顯示的,是標普500指數自1953年至2004年期間,在每1次總統4年任期內的每年平均表現。大家又可否從此圖的走勢中得到一些啟示?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