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投資環境變得愈來愈政治化,紅灣半島及領匯(2382)事件,都實實在在地反映政府決策不善,以及政客為選票而有叵測居心。紅灣半島事件的出現,始於停售居屋政策,為了托市而忽略私人參與興建居屋的善後工作。根據合約精神,政府需要賠償私人發展商又或者將本身權益出售,結果就導致今次事件的出現。
領匯的出現亦是因停售居屋所觸發,政府一錯再錯的決定,在於只將小部份股份配給散戶,若然政府肯將大部份股份配予申請的香港市民,政客們還敢大聲說定價過低?講真,賤賣與否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但既然有人說作價太低,是賤賣,聰明的政治決定應是賤賣給自己人(小市民),而不是賤賣給外人,反對聲音自會減少。
以上兩件事件的出現,損失的都是社會成本,此點筆者一早已指出,停售居屋托樓市所產生的社會成本頗大,結果是傷了市民,傷了政府,益了地產商。樓市確實是托起,但二手業主有多少人受惠呢?始終是一手樓賣得較好,得益的是地產商。未來的社會成本將是公屋有加租壓力,領匯商場及車位又有加租壓力,此乃惡性的循環。
上周大市反覆回落至萬四點以下,今年的聖誕節應是沽滙控(005)而不是買滙控。筆者早前指出,不要受粉飾櫥窗的因素所誤導,今年的港股表現已令基金經理有交代,不用臨尾再進取。
其實影響港股下跌的主要因素,應是美元反彈浪的展開,早前市場已一面倒看淡美元,正是美元展開強勁反彈浪的先兆,美元回升將觸發補倉盤,套現買美元,情況一如年初3-5月份,港股亦將出現沽壓,問題只在於下調的幅度多少而已。筆者覺得,未來2-3個月的走勢主要仍是受美元及外圍因素影響至大,本土因素已沒有太大的重要性,因已大部份反映。資金流向快來快去,而且流入香港的資金並非大舉流入股市,重要性亦不大。
順帶一提,筆者將於12月9日舉辦一個2005年投資方向講座,免費入場,有興趣者可致電25373319留座。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