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備受爭議的紅灣半島終避過拆卸厄運,多名立法會議員均指這是市民的勝利,湯家驊認為發展商考慮港人感受保留紅灣,值得讚揚,而學者則指事件反映政府掌握民意不夠敏銳,未能及早利用民意向發展商施壓解決事件。 記者:羅偉光
地產商昨日的決定普遍獲正面評價,民主黨張文光表示,教育界及環保人士的努力沒有白費,值得香港人驕傲,亦顯示地產商理解爭取利潤亦要取之有道,他希望商界日後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他說原定明日舉行的大遊行,主題會改為反思環保與商業發展的關係;45條關注組湯家驊認為發展商考慮港人感受保留紅灣值得讚揚,他更形容事件是市民的勝利,因為強大的民意令事件出現轉機;獨立議員鄭經翰認為,地產商應為早前針對紅灣不宜居住的言論向公眾道歉。
曾要求杯葛發展商的民主黨涂謹申也表示,這是人民的勝利,證明若港人的核心價值受到極端挑戰,市民的反應是可以很大。自由黨主席田北俊稱,發展商以大局為重作出明智決定,該黨表示歡迎和支持,事件可望平息;身兼新創建非執行董事的泛聯盟秘書石禮謙形容,這是地產商送給市民的聖誕禮物,但他不願透露有否參與事件,「唔好問我呢啲事」。民建聯陳鑑林則透露,近兩日已得悉發展商不會拆卸紅灣,他指清拆重建需時最少四年,屆時樓市市況難以預測,發展商保留紅灣風險較小。
環保團體反應則較審慎,綠色和平副項目主任陳宇輝批評,兩大地產商在社會各界連月反對下才收回成命實在太遲,漠視市民對環保的訴求,綠色和平要求發展商改裝時嚴格遵守環保原則,盡量減少廢物。長春社總監張麗萍質疑,地產商的聲明暗示市民反對清拆紅灣是「破壞自由經濟的營商環境」,等於抹黑了為環保挺身而出的市民。
地球之友環境事務經理朱漢強對改裝審慎歡迎,因為改裝單位亦會產生大量廢料損害環境;助理總幹事劉祉峰稱,事件反映大企業決策時不能忽視環保因素,該組織會繼續注視事態發展,防止地產商改裝單位時製造大量廢物。
嶺南大學政治及社會學系副教授王耀宗認為,發展商不拆卸紅灣是基於在商言商的因素,因為堅持重建不但要承擔樓市逆轉的風險,而且可能賠上商譽,特別是其中一個發展商新鴻基地產正競投西九文藝區項目,現階段更要珍惜形象,「呢個決定無非為安撫民心,希望爭取番啲印象分」。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稱,雖然事件最終達致雙贏局面,但再次反映政府掌握民意不夠敏銳,未能及早利用民意壓力向發展商施壓解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