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撤售武禁令防中朝

日撤售武禁令防中朝

日本內閣周五通過《防衞計劃大綱》,首次點名將中國擴軍、北韓導彈和恐怖主義,同列為對日本安全構成威脅;撤銷實施三十多年的武器出口禁令,為美、日共同合作研發導彈防衞盾大開綠燈;並把自衞隊到海外維和行動列為主要任務,進一步背離戰後和平憲法的「專守防衞」方針。

《防衞計劃大綱》為日本未來十年定下國防指針,基調是從以往「基礎防衞力量」的構想,轉為擁有「多功能、彈性大和實效性強的防衞力量」。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周四才宣布延長自衞隊駐伊拉克任期一年,《大綱》更把自衞隊到海外維和行動,由原本的「附屬任務」,升格為「主要任務」,凸顯日本今後要在國際安保上擔當更重要角色。小泉說:「這是因應時代轉變,確保安全和對付新威脅。」

章啓月:日方不負責任
《大綱》特別點名來自中國和北韓的威脅,指中國「增強核武和導彈能力,對海軍和空軍進行現代化,並擴展海上活動」,有必要關注中國的軍事動向。至於北韓則繼續致力「發展、部署和擴散大殺傷力武器和導彈」,為區內安全帶來不穩定。
時事社報道大字標題:「新大綱首次明確寫下了中國的威脅。」不過,內閣官房長官細田博之否認大綱提出中國威脅論,指隨着中國經濟和軍力發展,日本「有必要注視中國」動向。
《大綱》提出中國對日本安全構成威脅之際,中國研究船周五闖入日本經濟水域,是本周第二次,引起日本作出外交抗議。日本指中國船隻今年三十三次闖入日本水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章啓月對日方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表示強烈不滿,認為不負責任。

再有中國船闖日水域
針對北韓導彈威脅,《大綱》提出撤銷出口武器禁令,讓日本可和美國研發導彈防衞盾,抵禦外敵入侵和導彈襲擊。
不過,《大綱》並沒有像先前當局吹風那樣提出研發長程精確制導導彈,也沒有將先發制人攻擊寫進《大綱》內;重申不擁有、不製造核武和不容許核武輸入日本的三不政策,至少可讓鄰國寬心。
日本政府今次是受到執政聯盟的新公明黨壓力,才撤銷發展長程導彈,但分析家指日本最終會打破這缺口,擁有先發制人的能力,「因這是現代戰爭的基本要求」。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