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項目主任(賭博監察)蘇恒泰
聯合國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對可持續發展有以下定義:既能滿足現今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權利的發展模式。若將此概念套用在旅遊業,即任何項目均需要滿足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發展需求,不能影響當地的文化、環境和下一代。
近日有政黨建議香港在大嶼山興建家庭娛樂場,讓成年人在賭場娛樂時,小孩可享用賭場外的康樂設施,但這樣會向小孩投射錯誤信息,將賭博、家庭同樂和娛樂混為一談。學者MichaelB.Walker曾指出青少年愈早接觸賭博,參與賭博的機會愈高,成為病態賭徒的機會愈大。
看看毗鄰的澳門,市民的眼光集中在賭權開放後對澳門經濟的影響,有誰會注意到大批高中生和大學生放棄學業投身賭場?若只着眼於眼前的經濟利益,下一代定必會養成「搵快錢」、短視、急功近利的心態。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若大家都是唯利是圖的金錢奴隸,社會如何談得上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並不是單談環境保育和資源調配等課題,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質,對大自然尊重和對下一代負責。因此,筆者促請政府認清香港的優勢和定位,不要隨便投放大量人力物力,在香港僅餘的大自然上大興土木,更不要為了眼前的「發展需要」而犧牲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