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傳媒人 靳清松
警方第三代數碼通訊系統正式應用。耗資三億元的新系統採用已加密的數碼頻道,令傳媒難以截聽警方的通訊。今後,名人藏毒當場被捕或跳樓現場的圖片,讀者將難以復見。
我從七六年到八八年任職警隊,長時間在刑事部門工作;其後十年又轉投新聞界負責採訪,深明警方與傳媒在工作上各自的難處。今次警方與傳媒就通訊系統革新的爭拗,早已超越了科技層面而變得非常政治化。警方強調引入新系統是為了防止犯罪集團竊聽警方情報,絕非有意針對傳媒;警方會篩選他們認為公眾應該知道的消息,透過新聞處向傳媒統一發放,卻因而被炮轟為新聞審查和損害公眾知情權。
我曾就此事向警方提出建議。警方可仿效外國,有限度地把頻道開放,容許已領牌的新聞機構收聽頻道,發牌的收入亦可補貼警方在革新通訊系統上的龐大開支。不過,警方對此持保留態度,可見警方的底線仍是要掌握篩選新聞的主導權。
其實,有不少警察都很怕記者,但在突發記者眼中,警察也不見得那麼討人喜愛。每次有突發新聞,記者都務求在警方未封鎖現場前拍攝第一手圖片、接觸目擊證人,有記者甚至會爬進案發單位進行拍攝,這些行為大大妨礙了警方的調查工作,一則可能破壞現場證物,而消息外露更為警方在追捕疑犯或日後檢控造成困難。
過去二十多年游弋於警隊與傳媒間,使我忽然感慨自己有點像《無間道》的梁朝偉。說來慚愧,這二十多年的經歷無法教我在知情權與不妨礙警方查案間清晰地找出平衡點,我只是在欷歔與糊塗之際,卸下了警察的制服,溜進了新聞採訪室,把耳朵緊緊貼着截聽警方消息的通訊機……那一刻,我多麼渴望那些偶爾帶點沙啞的通訊,能像新聞報道員說話一樣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