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倩雯報道】中文大學醫學院首次以單一藥物「吉非替民」(Gefitinib)代替電療,成功令一名患有肺癌、腫瘤並轉移至腦部的女病人延長壽命至少六至八個月。該學院正研究進一步以此藥物取代化療,作為對付肺癌的一線治療方法。
中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教授莫樹錦說,一名五十二歲非吸煙女病人在○二年九月第三期肺癌復發,接受五次化療也未見好轉。病人遂在○三年四月準備進行電療,但口腔突然腫成一塊,記憶力衰退,後來證實肺癌腫瘤轉移至腦部。醫生讓病人服用「吉非替民」,改善口腔腫脹,怎料病人在一周後恢復記憶力;一個月後,腦部腫瘤數目及體積更明顯減少,顯示藥物有療效。該病人在服藥的十四個月期間病情穩定,但停藥後病情轉差,現仍在世。
莫樹錦稱,部份肺癌患者的腫瘤會轉移至骨、肺部及肝臟,而「吉非替民」確具一定療效;另有兩成病人的腫瘤會轉移至腦部,若進行電療,平均壽命只有六至八個月。
但只有兩至三成肺癌轉移至腦部的病人對「吉非替民」有良好反應,半數服後會出現皮膚紅斑,部份更會肚瀉及作悶;而且藥費昂貴,每月至少一萬三千元,故未能取代電療。他預計另一種將於兩月內在港上市的同類藥物「埃羅替尼」(Erlotinib)價錢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