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次的台灣立委選舉今日舉行,藍營(國民黨、親民黨、新黨)和綠營(民進黨、台聯)昨日都展開最後的衝刺,希望取得過半數的議席。由於陳水扁總統曾聲稱「泛綠過半」將修改公投法、更改國徽,昨日又重申,二○○六年將催生新憲法,令這次選舉儼然成為一次決定未來台灣是否走向獨立的另類公投。
陳水扁昨日在台北101大樓前廣場出席民進黨選舉造勢活動時,親筆簽署「十大法案、五大承諾」的「承諾書」。他說,只要給民進黨一個穩定多數的國會,明年二月前一定完成十大法案的審議,包括國民年金法、行政院組織法、政黨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軍購特別條例及預算等。陳水扁的五大承諾,包括在二○○六年透過人民公投複決,為台灣催生一部新憲法,並於二○○八年開始實施,以及籌組「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
台灣今日將選舉產生二百二十五席立委,藍、綠雙方都自稱「勝券在握」。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表示,根據剛完成的民調,民進黨和台聯至少可以獲得一百一十席,加上其他友好的無黨籍立委,綠營穩佔過半議席,而國民黨和親民黨只能獲得九十八席。但國民黨秘書長林豐正聲稱,藍營已有一百零九席在手,無黨聯盟和獨立候選人可搶下十五席,綠營只有一百零一席的實力。
究竟藍營、綠營誰能過半呢?台灣《新新聞》雜誌總主筆南方朔說,形勢並不明朗,結果對台灣是統是獨的影響不大,因為就算藍營取得過半數議席,也不會扭轉台灣本土化的趨勢。反而,不管誰勝出,因選舉造成的民眾對立情緒都會延續下去,將嚴重破壞台灣的政治和經濟。
內地學者對台灣立委選舉的結果則多感到憂慮。著名台灣問題專家李家泉表示,綠營如果在立法院過半,會使陳水扁進一步在島內「去國民黨化」,在兩岸關係上「去中國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指出,如果綠營過半勝出,台獨的步伐可能會加快。由於內部掣肘的減弱,陳水扁可能會更大膽地推進台獨路線,令兩岸在未來幾年處在一個高風險期。他說,大陸在應對台灣政局可能出現的綠營過半形勢方面,會根據情況的發展,將「爭取談,不怕拖,準備打」的策略更加細化和具體。
不過,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和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認為,綠營取得過半數立委席位,可以方便陳水扁推出更多具本土化甚至台獨色彩的政策,形成台獨的氣候和土壤,但始終要受制於國際壓力,短期內不可能作出實質性的政治決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