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是鳥類,人是哺乳類,但別以為兩者風馬牛不相及。破解雞基因組圖譜的科學家說,雞有六成基因與人類相同,在三億一千萬年前有共同祖先,研究雞的基因組序列,有助了解人類多種病症、養殖出多肉少生病的「超級雞」,甚至是防止禽流感擴散。
來自歐洲、北美和亞洲超過一百七十名研究員,聯手從家雞的野生祖先紅原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樣本,破解出雞的基因組序列。
雞是首種鳥類被繪製出基因組圖譜,科學家指從低等脊椎動物到人類等哺乳動物,雞在生物進化史處於中間的位置,正好用來比較基因。歐洲生物資訊學研究所的伯尼說:「我們排列出雞的基因組序列,其實是為了研究人類的基因組。」
研究員周三在英國《自然》科學雜誌發表分析結果,指雞有二萬至二萬三千個遺傳基因,數量和人類相若,而且其中六成與人類相同。研究員亦推算出雞和人類以至所有脊椎動物,在三億一千萬年前有某種共同祖先。
不過,論到基因組的基本組成單位──鹼基對,雞和人分別很大,雞的基因組約有十億個鹼基對,人類有二十八億個。英國研究員龐廷表示,人和雞從共同祖先保留下來的相同鹼基對序列,只佔人類基因組百分之二點五,「我們相信這些最少改變的基因組部份,就是在進化史上對我們的生存最重要。」
科學家希望從這些基因組部份,發現與人類疾病有關的基因變異,了解兔唇與肌肉萎縮症等病症、衰老過程的DNA變異,以及與胚胎發展有關的基因。
雞基因組有助了解人,當然亦有助了解不同雞種,培植多肉、多下蛋或者抗病力強的「超級雞」。中國科學家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透過比較肉雞、蛋雞和烏雞三種家雞與紅原雞的基因組圖譜,發現二百八十多萬個鹼基對變異點。
伯尼更表示:「我們可以看出哪些雞種較易感染和傳播禽流感,指出基因組哪部份與此有關。如果能發現易被危及的雞種,我們可以叫人不要養殖。」
路透社/法新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