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間,金融市場的變化相當大,美元反彈其實不算強勁,商品價格的跌幅才是驚人。這一輪經常勸人買些黃金作保險,難得遇上大調整,身體力行把握機會入市,不過今次是增持更加弱勢、炒味更濃的白銀,由於有工業用途,投資價值應更勝一籌。
以短線的跌勢,殺氣騰騰在現價再跌一成,根本並不意外,但筆者的用意是平衡組合,希望這些真金白銀佔自己資產淨值約一成,並不計較價位的波動,正如大家也不會太在意買保險的開支一樣。當然筆者仍然相信美元長線仍是跌,亦是主要的理由。
如果以周三外圍的形勢,昨日港股表現算是好,雖在相對低位徘徊,但有這樣的抗跌能力已是相當出奇。國企股之中,鋼鐵股及石化股展現的優勢,應該值得尊重。不要忘記,近日頻密的招股活動,其實對中資股是有較大的影響。
其實是不夠證據大力睇好,美元反彈,商品價格急跌,有中航油炒「爆」油在前,又有傳聞鞍鋼(347)供股在後,繼而有個別新股上市迅速破底,這些迹象都令人有戒心。不過昨日的價格走勢之穩,令筆者相信市場投資氣氛仍好,加上繼續看扁美元,所以策略仍是造好。
但讀者如有心在投機領域再進一步,真的需要擴闊自己的出擊範圍。以目前的形勢為例,白銀從近期高位,三扒兩撥回落了一成半左右,這個跌幅根本和原材料股份同期相若。
在入市的排序上,白銀一定是先於原材料股份,原材料股份的盈利,頗大程度是被產品價格所牽引,可是公司如何實踐利潤,卻存在一定的風險。中航油是極端的例子,睇錯市又賭得大,但這方面的監管始終不足。
你炒不如我炒,投資者直接炒商品期貨,可以省卻公司管治的風險,因此原材料股份,應該是滯後商品價格的走勢。今次兩者走勢相若,自然是先炒一輪期貨,之後才決定是否再博一轉原材料股份。
當然原材料股份也有本身的優勢,營運上可以有增值的空間,又提供股息回籠,不似黃金白銀等,持有人只可透過沽出取回現金流。只可惜香港上市的原材料股份,暫時仍未有一間成功確立權威頂級公司的形象,因此我們依然需要努力一點,學習在其他市場出擊。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