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頂級運動員,特別是那些專業的個人項目(如網球、壁球、羽毛球及拳擊等),勝負通常只是一線之差。在這些項目之中,排名頭十位的運動員均擁有極高技術水平,成敗關鍵往往取決於耐力、速度與活動效能。這些固然是事實,但並非全部。
當然我絕對贊同運動員須達到最高體能水平,但現時頂級運動員之間的體能差異愈來愈少,令體能漸漸不再是決勝的關鍵。請不要誤會,我並非指體能已不再重要,反之沒有充沛的體能,就連較量的機會都沒有。無論如何,現今成功的選手都是糅合了精確個人技術、比賽戰術、極佳體能的全面運動員。再加上優異的心理狀態如集中力、應付壓力的能力、毅力與爭勝心。
很多飲恨落敗的運動員認為意志與爭勝心只須在比賽時發揮,但事實上比賽只是漫長戰役中的其中一幕,訓練集中力、爭勝心與壓力處理方法往往使你在比賽場上更有效發揮這些心理素質。
九十年代雄霸世界男子壁球壇的簡舒亞(JanshirKhan),曾說過勝利只是整個過程的一部份,若只着眼在比賽結果上,則永遠都無法成為真正冠軍的。
他亦說若對手每天訓練五小時,他便會訓練六小時。憑此可見除了天賦才能外,若他不能每天進取地訓練並專心朝着目標進發,可能仍是位優秀的球手,但並不足以壟斷世界壁壇。
毅力某程度是天生的,但都須接受思想鍛煉以發揮真正潛能。優秀的運動心理學者能協助我們達到這個目的,在運動技術與體能訓練之餘,記緊加插心理訓練。
謝家德
美國註冊體適能訓練專家
香港精英運動員體能教練
前香港划艇奧運代表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