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投資有道理》邀請了首域投資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亞洲區定息投資總監阮卓斌討論投資債券的心得。
(主:夏妙然;阮:阮卓斌)
主:對於有興趣投資債券的投資者,你會建議直接買債券,還是投資債券基金?
阮:我認為應該考慮投資債券基金。首先,基金是較為分散的投資組合。以一隻普通的債券基金為例,一般都持有40至50隻不同的債券,而政府或其他公共機構所推出的零售債券,最低認購額均達數萬元,市民有10至20萬元資金,也只可以買到4至5隻債券,風險分散程度自然遠遜債券基金。
此外,基金認購債券都是大手買入,與一般市民投資數萬元於單一債券比較,成本低很多。以一隻5年期的債券為例,買入價最少都有1元的差別,所以基金經理買債券,要比普通市民去買來得便宜。
再者,債券基金是由一隊專業的投資團隊負責管理,基金經理可以因應市場變化,爭取更佳的投資回報。所以長遠而言,投資債券基金,應比買單一債券獲得更理想的回報。
主:可否介紹一下債券基金的基金經理之具體工作?
阮:其實債券基金並不是單單由一位基金經理負責管理,背後實際上有一隊團隊去支援基金經理的工作。在投資債券時,我們會考慮3方面的因素,包括息口走勢、發債機構的償還能力,以及貨幣因素。
當然,現時科技發達,投資者也可以透過互聯網接收大量資訊。問題是,散戶投資者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及毅力去每日搜集資料,並進一步把資料作分析研究?例如市民也可以在報章上看到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息率的變化,但對息口走勢及債券價格的影響,則不容易掌握。正因如此,他們需要專業的息率分析員,去研究政治經濟因素與息率的關係。
此外,公司倒閉導致本金損失,可說是投資債券的主要風險,所以我們十分着重信貸及財務分析,包括分析公司的業務及行業前景、管理階層的可靠程度、槓桿比率及資產流通性等,這些方面,都有賴信貸分析員的工作,以達致提高投資回報的目標。
註:本文內容撮錄自《投資有道理》第2集,節目已於11月20日(港台第1台)及11月22日(港台第5台)播出。本節目逢星期六晚上8時30分在港台第1台(FM92.6-94.4)及星期一晚上9時30分在港台第5台(AM783)播出。港台網站(
阮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