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龍、紅灣半島、大學三改四、「開發」大嶼山,特區天下大亂,下屆特首之戰已經在「熱身」,有志報名者,早已開始「逐鹿中原」,開演十八般武藝,投入「圈地運動」。董建華是誰,在他的班子裏,據說沒有幾個把他放在眼裏。
親中派和土共輿論,眼看風勢轉向,也越來越對他們一度花了吃奶的力氣挺撐的董特首不客氣。曾幾何時,香港人要求董建華及早下台,親中挺董土共派紛紛護駕,提出了一個很有中國式反智色彩的問題:當今這個形勢,董建華下了台,又能讓誰來做?
「董建華下了台誰能做」,上承另一段中國式思維:「當今中國,只有共產黨能領導,共產黨垮了台,誰能統治中國?」
按照此一中國式邏輯,董建華永遠不必下台,共產黨在中國千秋萬世,由此上溯,秦始皇也當然想過:「當今華夏,方才統一,只有我始皇帝有治國經驗,秦朝亡了,天下也就崩散了。」
董建華不做誰能做?挺董的土共們一度氣勢洶洶,一下子把許多思想懶惰智商有限的人問得一楞一啞。現在,離董建華真的要下台只有兩年半,特首這個小山寨王的職位,原來唐英年可以做,原來曾蔭權也可以做,原來李國章也可以做。舉一反三,蔡素玉和李柱銘當然也能做,八両金和黃夏蕙,也不是不能做。
慈禧太后死撐住一個將塌的清政權,朝廷上下腐貪,慈禧卻倚重主政的奕劻。奕劻很貪財,辦事能力低,朝廷上下都知道。一些監察的官員上奏,請慈禧撤了奕劻之職。慈禧笑了笑,說:「奕劻死要錢,實負我,我不難去奕劻。但奕劻既去,宗室中又有誰可用?」
這一句「奕劻既去,宗室中又有誰可用」,就是「董建華如果下台,誰又能取代」的藍本。結果是續用奕劻,搞得山窮水盡,慈禧最後還引來八國聯軍替天行道,把清政府擊垮了。
董建華不做,誰能做?當年毛澤東在生,中國人何嘗不認為毛澤東一去,就像人人死了親爹,這條破船真的沒有人能掌舵。董建華兩年半後就要下台了,反倒叫人捨不得他走。做下去吧,您走了,真的沒有人能取代,雖然,北京紀念堂的那具毛屍萬一今天突然復活了,胡錦濤一定會宣布毛澤東屍變反黨,馬上派解放軍開機關槍圍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