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叫停領匯做法不理智

陸叔理財:叫停領匯做法不理智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近年香港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非常政治化。即使一直與政治很少拉上關係的經濟,近日都被塗上濃厚的政治色彩──除了紅灣半島事件及西九龍文娛項目外,招股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領匯(2382),其上市事宜亦被捲入司法覆核。
事實上,有些事情可能要透過政治及法律層面去討論研究,才會得到解決方案。不過我卻鮮談政治,因為一旦涉及政治,很多事情便很難分辨對與錯。今次領匯上市被要求進行司法覆核,究竟是否恰當呢?
平情而論,世上沒有一項政策的推行或商業決定都可盡如人意,並獲得所有人的肯定及接受。不過,在大是大非的前提下,我們作出任何行動之前,都必須顧及大部份人的利益。

衍生問題牽涉廣
由於領匯公開招股已接近尾聲,不少投資者已經入票認購,甚至乎有很多人透過孖展借貸來申請基金單位,若果現階段領匯上市程序被叫停,會即時衍生幾個問題。第一、銀行應否凍結認購領匯的資金?若果真的凍結了資金,而領匯又遲遲未能上市,申請人在這段時間所損失的利息誰來負責?第二、有些申請人可能等到今天才正式入表申請,但可能他們擔心有關團體入稟法院阻止領匯上市,而不敢貿然提交申請表,但萬一最終相安無事而領匯可以如期上市,這批申請人錯過入表申請機會,誰又可補償其損失呢?在此,我並非刻意在雞蛋裏挑骨頭,不過大凡有利益問題,人人都訴諸法律的話,未來將會衍生很多社會問題。這是各利益團體及政府有關負責部門必須三思的。

另外,若果真的在這時候暫停領匯上市,可能會開創一個很壞的先例,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試想想,假設一家企業為到港上市籌備了一段時間,在招股過程中,有企業的「對頭人」突然向法庭申請上市司法覆核,又或者上市禁制令,不但對上市公司帶來負面影響,而且此先例一開,恐怕會嚇怕其他有意來港上市集資的企業。所以,在此帶出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大凡涉及法律訴訟,都應該在公司上市前處理好,並非在緊急關頭做出一些損害上市公司及香港金融中心形象的舉動。

勿將經濟政治化
此外,大凡事情要訴諸法律,都應該基於該事情是否破壞法理為大原則。一些只是價值上的分歧,我們最多是批評作價是否合理,並非要將之政治化。
坦白說,近年國內在政濟政策上一步步走向市場經濟,我們眼見是有很大的進步,相反,香港所走經濟雖仍是市場經濟,但背後卻有意無意間走向社會主義經濟,這是大家不想見到的局面。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