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發信通知過程 先行動後追款<br>政府建議食環署可入私宅滅蚊

免發信通知過程 先行動後追款
政府建議食環署可入私宅滅蚊

【本報訊】本港今年接連爆發由蚊子傳播的日本腦炎個案,政府決定加強滅蚊力度,建議修改法例增加食物環境衞生署權力,可進入私人地方清除積水和滅蚊,以及向負責人追討開支。另衞生署已完成鴨脷洲海怡半島居民大規模血液化驗結果,證實有七人帶有日本腦炎抗體,但都不是近期感染。 記者:梁洵瑜

政府在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由於現時權力所限,即使發現私人地方有嚴重蚊患及積水,食環署也無權即時入內清理,只能先發出通知要求業主清理,但查明業權人資料需時,發信及等候業權人回應過程也冗長,拖延滅蚊工作。
政府建議修改有關條例,容許食環署在迫切及對健康造成危害的情況下,進入任何地方清除積水及滅蚊,並可向負責人追討開支,修例中更容許食環署可進入私人大廈放置及檢查誘蚊產卵器,以便當局監察本港蚊患情況。

海怡個案病情好轉
另外,上月中本港出現今年第五宗本地日本腦炎個案,一名居於海怡半島的四十歲男子,證實感染經由蚊子傳染的日本腦炎,該名男子昨日仍在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院,情況雖有好轉,但仍屬嚴重。

七人驗出日腦抗體
衞生署曾在患者寓所附近抽取二百八十五名居民的血液樣本化驗,包括患者的五名家屬、二百五十七名海怡半島居民及二十三名鄰近居民,其中有七人的血液樣本驗出有日本腦炎抗體,當中六人為包括外傭在內的外籍人士,另一名是七十八歲本地婦人。
化驗結果反映七人是在很久以前感染日本腦炎,由於該些外地人士都在日本腦炎流行的亞洲地區出生,故相信來港前已在當地感染。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強調,化驗結果顯示日本腦炎在本港的感染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