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油價前景未有根本變化

投資名言:油價前景未有根本變化

自喬治布殊成功連任美國總統後,美元持續下滑,近期已佔據了不少新聞篇幅,而有關油價及金價的評論則相對較少。商品價格自年初以來,走勢普遍凌厲,但近期原油價格自高位顯著回落,是否代表這趨勢已出現了基本的轉變?對金價及美滙後市去向又有何啟示?投資者該如何理解商品價格的變化與其相關股份之間的關係?

紐約原油價格自創下每桶55.65美元的歷史高位後,輾轉向下,早前對供應的憂慮,隨着美國原油庫存量的改善而暫時消退,加上投機者轉戰到貨幣市場上興風作浪,亦令原油價格失卻上升動力。然而,現時原油價格雖然已跌至近3個月的低位,但與年初約33美元水平比較,仍有頗大的累積升幅。即使撇除了地緣風險溢價的因素,原油價格在基本的供求關係上,似乎也起着變化。
現時在石油出口國組織之中,真正有能力填補全球額外需求的成員國家,其實只得一兩個,其中絕大部份的產油責任均由最大產油國沙地阿拉伯所承擔。在沙地境內,已開發的油田約300多個,當中絕大部份都是在1950至60年代被發現的,因此其消耗程度一直備受懷疑。事實上,沙地有9成的石油產量是來自當中的5大主要油田,而有6成的產量更是來自最大的1個油田,可見其供應的集中程度有多大。
由於沒有外界分析員可接近該油田,去了解實際的供應狀況,因此現時國際原油市場上最根本的供求問題,並不一定是在於供求量之間的失衡,而是在於供求量數據透明度的失衡。因為大部份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石油需求數字都可以有有效的途徑去預測;相反,全球真正的供應數據,任何外人也沒有十足把握可以預測得到。

風險溢價難消除
預期喬治布殊在其新任期的首兩年內,將會積極加快反恐行動,意圖盡快取得成果。因此有理由相信,地緣風險溢價將會揮之不去,加上長線供求關係緊張,預料油價在2005年將持續高企。
油價高企,最直接受影響的應是企業的生產成本。現時市場預期,明年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的盈利升幅將會回落至單位數百份率,若油價持續攀升,則有關數字將可能要進一步下調,並影響整體企業股價估值,惟能源類股份則仍有望受惠於油價攀升而水漲船高。
滙市方面,日本經濟依賴入口原油,故油價高企,將對其經濟復甦會造成打擊,日圓走勢亦會受影響;反觀加拿大出口則可望受惠於油價升勢,而加元亦因而有機會再試高位。

黃金基金可追捧
金價近月走勢異常強勁,由8月份開始輾轉報升,市場普遍揣測金價仍有望反覆上試高位,部份更預期可升見500美元水平。現階段討論金價會否升至該水平,乃言之過早,然而近期油價自高位大幅獲利回吐,好可能是金價、美滙以及全球股市出現短線連鎖性調整的先兆,投資者須密切留意。
走勢一向緊隨金價的澳元,近月走勢明顯落後,乃現時為主要貨幣之中,唯一未能升破2月時高位的貨幣。預期在中央銀行沽金協議的限制供應,以及來自中國的需求在未來數年將持續增加的情況下,長線金價仍然看俏。
由年初截至11月底,現貨金價累計升幅超過8%,惟同期的金礦股指數及個別黃金基金的升幅只有約2%。傳統來說,金礦股指數及個別黃金基金的波幅約為現貨金價的3倍,而過去3年及5年的走勢亦能證實此關係,故以中長線投資角度而言,若相信金價會持續向好,現時投資於黃金類基金,應較投資於現貨黃金為可取。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