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菜:<br>白蘿蔔絲做餡臘腸卷香口不膩

住家菜:
白蘿蔔絲做餡臘腸卷香口不膩

冬天除了食蛇,最讓人想念的便是一煲熱氣騰騰的臘味飯。飯煲蓋打開的一刻,臘味的香氣便四散,的確很吸引。不過臘味其實也不一定只用來焗飯,今次便請葉師傅教大家兩個清爽又健康的臘味菜式。
記者:謝翠玲
攝影:伍慶泉
示範:桃源酒家行政總廚葉永雄師傅
地址:尖沙嘴廣東道33號中港城一樓離境大堂
電話:27361688

銀蘿臘腸卷
自製價:$30/4人份量

用咩料:
臘腸 1條
白蘿蔔絲 4両
細蝦米 半湯匙
唐芹粒 1湯匙
薑米蒜茸料 合共1茶匙
威化紙 12張
炸脆粉 1杯
清水 大半杯
油 少許
生粉 適量

調味料:
鹽 1/3茶匙
糖 1茶匙
蠔油 11/2茶匙
上湯 半杯
粟粉 2茶匙
雞粉 少許
紹酒 少許

小貼士:
1.威化紙一沾水便會溶爛,包時不要讓汁料沾濕。威化紙在賣雲吞水餃皮或糕點材料店可以找到。

2.餡料炒香後要放涼一會,包起來才不會穿。

好易做:
1﹒蘿蔔絲汆水瀝乾。臘腸切幼,跟蝦米和薑米蒜茸爆香。蘿蔔絲回鑊,加入唐芹粒和調味料,炒至汁料收乾,待涼。

2﹒威化紙摺半,把炒好的餡料加入,兩邊往內摺,包成春卷狀,沾上生粉。脆炸粉加入清水和油拌勻成脆炸漿,在臨炸之前才蘸上脆炸漿。

3﹒油燒熱,放入筷子測試,看到冒出細泡便可以把威化卷加入,炸至金黃色即可撈起。

生炒臘味鬆
自製價:$35/4人份量

用咩料:
臘腸、膶腸、臘肉幼粒 合共2両
豬肉碎 1両
冬笋粒 5両
馬蹄粒 1両
冬菇粒 1両
韭黃粒 少許
薑米、乾葱、蒜茸、甘笋幼粒 各適量
乾米粉 1両
生菜片 8片

調味料:
鹽 3茶匙
糖 半茶匙

小貼士:
1.炸米粉要一放入便即撈起,不然會很快燶。而炸米粉以菜油去炸,力度會較夠,而且再炸也不會變深色。

2.豬肉碎和臘味粒爆香後,多餘的油份會被迫出,先隔去油再把其他材料加入,炒起來便不油膩。

3.新鮮冬笋現正合時,煮前先以白鑊炒乾可辟腥,而且更易入味。

好易做:
1﹒冬笋粒先汆水,再倒入不加油的白鑊中炒至完全乾身。豬肉碎以生抽、糖、生粉略醃備用。起油鑊,猛火燒至油滾,把乾米粉放入,炸至膨脹起來便撈起,壓成炸米粉碎備用。

2﹒爆香豬肉碎和臘味粒,再加入馬蹄粒、冬菇粒、冬笋粒,後加薑米、乾葱、蒜茸、甘笋幼粒同炒,加入調味料,最後加入韭黃粒,灒酒炒乾身即成。吃時把臘味鬆和炸米粉拌勻,用生菜片包着吃。

臘味家族大晒冷
金銀膶腸新年必食

金銀膶以前曾是很流行的臘味,尤其是新年的時間,更是家家不可缺少的年菜之一,取其「家肥屋潤」的好意頭。金銀膶外層深色的是膶腸,內裏是一整條的肥豬膏。如今這過於油膩的金銀膶不合健康潮流,所以漸漸少見。

■金銀膶腸

靚臘腸色鮮明

選臘腸要硬淨鮮明,但顏色紅得來要自然,不能過於豔紅。臘腸有分攪肉和切肉餡,攪肉餡的肥膏和瘦肉拌勻了便會難分辨。而切肉臘腸看起來像有很多肥膏,但其實肥瘦肉的分布會較清楚,而且吃起來口感較結實。一般臘腸肥瘦肉比例為各佔一半,但近年由於注意健康的風氣大盛,多了不同比例的加瘦臘腸,瘦肉跟肥肉比例有分七比三、六比四等不同比例,選購時可以問清楚,最好以本地生產的質素較有保障。

■加瘦臘腸

膶腸腸衣較脆口

膶腸的腸衣會比臘腸脆皮,而餡料則有分鴨肝混鵝肝製造,或以淨鴨肝或鵝肝製造的膶腸,純鴨肝或鵝肝做的膶腸味道較鮮和香,又以鵝肝做的較少見。由於膶腸餡料是肝而非豬肉,可以質地會較軟,按下去比較軟身的較佳。

■鴨膶腸

靚臘肉肥瘦相間

臘肉看起來只是肥肉一條,要選起來也有一番學問。先是色澤看起來要油潤光澤,而肥肉跟瘦肉要平均相間,一層肥一層瘦,聞起來帶臘肉的醬油香氣。

■臘肉

南安臘鴨味最香

近年飲食講求健康,很多人選臘鴨都只選臘鴨腿。若買全隻則以南安臘鴨最靚。南安鴨細隻但味香。近年純南安鴨較難買到,但仍以南安來的較甘香。若方便的話,可用竹籤插入鴨腿,聞一聞竹籤是否留有香氣。

■臘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