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擬設強制回收食品機制

當局擬設強制回收食品機制

【本報訊】近年本港不斷出現有問題食品,如有毒珊瑚魚、染色番薯及染色橙等,但政府一直無權強制回收可能危害公眾的食品,只依賴業界主動自願回收,政府認為有需要設立強制回收食品機制,現正研究相關條件。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委員會下周將討論收回食品機制,根據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提交的文件,現時本港並無強制回收該些可能危害公眾健康的食品法例,只能依靠食品製造商、入口商或零售商主動回收,但未必每次業界也會合作。
過去曾發生雞蛋疑含對人體有害的二噁英,但蛋商不肯回收;近日發生含雪卡毒的珊瑚魚,也無法即時強制回收或禁售。但澳洲、新西蘭及加拿大等地均有回收機制。
當局現正研究在哪些條件下,例如食品在危害健康的情況及受影響人數等,當局才可以發出回收食品要求,下一步則研究回收機制的架構及上訴機制等,但文件未有透露實施機制的時間表。

海魚分銷新守則
另外,今年本港雪卡毒中毒個案特別多,食環署將在本月十五日實施業內守則,要求魚商須申報每批進口活魚的來源地、數量、品種等,並須保留海魚分銷資料,當局半年後檢討實施守則的成效,食環署並已擬好加強規管活魚進口,建議未來進口商須先取得進口許可證、於指定魚貨卸運點、強制保存銷售紀錄,政府亦有回收權力以及禁售某高危珊瑚魚品種或禁止由高危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