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委會於過去五年先後交還十幅公屋土地給政府,其中多幅位於市區,有測量師指出,這批土地質素不錯,當中以何文田邨重建第四期的土地屬優質地皮,環境清幽,可遠眺維港,估計該幅土地的呎價可高達五千四百元。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坦言,政府不排除將用作發展公屋的市區貴重地皮作其他發展。 記者:謝明明
該十幅公屋土地分別是長沙灣邨、柴灣邨第三期、何文田邨重建第四期、黃大仙上邨第二期、石蔭邨第一及四期、將軍澳第65B區第一及二期、屯門新發邨等(見表),房委會交還主因是與政府交換其他休憩用地改為發展公屋,或配合西鐵發展及其他用途。迄今只有將軍澳交還的土地,已計劃作低密度住宅發展,其他土地用途則仍未有定案。
中原測量師行聯席董事張競達指出,該十幅公屋地皮普遍質素不俗,當中以何文田邨最貴重,由於該地皮臨近豪宅區,以長實於較早前用九十四億元奪得何文田天光道地皮計算,這幅何文田邨地皮樓面呎價可達五千四百元,其次是屬於市區的長沙灣邨、黃大仙上邨、大坑東邨、柴灣邨等地皮,估計樓面呎價約三千元。反而將軍澳地皮因區內房屋供應量充足,所以有關樓面呎價只約二千多元。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昨回應立法會議員口頭質詢時透露,房委會原交還十一幅公屋土地,以供政府用作改善地區設施或開拓基建用途,但柴灣邨第四期的土地因應公屋需求情況,而再次預留作公屋發展。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於會議上表示,由於發生紅灣半島事件,政府會否改變現行公屋地皮政策,將用作發展公屋的市區貴重地皮作其他發展。
孫明揚直言,當局不會抹殺這個可能,但他強調,當局原則是要確保公屋輪候冊人士平均等三年就可配公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