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為甚麼中國急欲歐盟撤武禁 - 張華

解讀中國:為甚麼中國急欲歐盟撤武禁 - 張華

中國與歐盟的關係近期急劇升溫,特別是法國總統希拉克十月中訪問北京,帶回五十億美元定單後,歐盟另兩個重量級成員德國和意大利,這幾天也派出總理施羅德和總統錢皮訪華,當然也希望滿載而歸;而中國總理溫家寶亦已抵達荷蘭,與歐盟領導人會談,都無法促請撤銷對華的軍售禁令。為甚麼中國如此熱切希望歐盟取消對華軍售禁令,甚至不惜以造價逾千億元的京滬高速鐵路引誘法國就範呢?

以更合理價購先進武器
溫家寶說,中國絕不是急於購買歐洲的武器,而是反對歧視,因為互尊互信、平等互利是中歐關係的基礎。中國或許真的不急於購買歐洲武器,但絕非僅僅是反對歧視,而是涉及很大的政治利益,甚至影響中國外交戰略的選擇。
現在中國軍購的主要來源是俄羅斯,進口的戰機、潛艇、雷達等先進武器,多來自俄國。可是,俄國對中國戒心很大,絕不會把最尖端的武器交付中國,相對印度,中國獲得的同級俄製武器都是較落後的,而且售價高昂,技術轉讓的限制又嚴格。雖然中方不斷施壓,要求俄方供應更先進的武器,以期盡快建立一支其與綜合國力相適應、能保護中國海外利益的軍隊,早日打破台海軍力平衡,俄國都不為所動。
如果歐盟撤軍售禁令,中國不但增加一個先進軍備的新來源,還會有助降低軍購成本。雖然解放軍現有的俄式軍備跟西方的很難兼容,因而暫時不可能大批量採購,但會對俄羅斯造成一定的競爭壓力,迫使俄國以更合理的價格,出售更多先進武器給中國。

試探歐盟共同抗美決心
另外,更重要的是,中國要以此試探歐盟與中國結盟、抗衡美國的決心。中歐除了龐大的商業利益,就是共同遏止美國獨霸天下。眾所周知,美國一直不希望歐盟撤銷對華軍售禁令,以免打破東亞的軍事平衡,而一旦台海開戰,美軍或要跟解放軍直接交手。顯然,若歐盟撤銷禁令而令解放軍壯大,絕對有損美國的戰略利益和美軍安全。
這是擺在歐盟面前的選擇:要麼不理會美國反對,進一步與中國結盟,並攫取數千億美元的市場;要麼維持現狀,多觀察一段時間,看中國是否具備實力,讓它成為與美國討價還價的棋子。對中國而言,歐盟敢於損害美國的戰略利益,證明它已決心擺脫美國,在抗衡美國這個問題上是個可靠的夥伴,屆時中美歐將是一個等邊的三角關係,這是中國國際地位的另一次飛躍。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