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歲,是田徑青年運動員的關口;超過十九歲,便不能再角逐青年組比賽,升上高級組或公開組,和更高、更強對手比賽,很多前青年軍代表也因此放棄。但前青年長跑手紀嘉文,過去叱咤學界及青年田徑賽,今年晉身高級組仍堅持高強練習,就是為了延續出戰奧運的目標而奮鬥。
文:盧漢傑
圖:黃冠華
紀嘉文過去在學界長跑賽成績彪炳,包括奪得精英越野賽冠軍、屯門區五千米及一萬米紀錄保持者等,但今年升上高級組後,奪獎再也不像從前般容易,不過紀嘉文樂觀地說:「長跑不是單單只看攞不攞到獎,最重要看自己的時間,參加高級組和公開組的比賽,對手明顯更強,更有推動力,反而我今年的時間進步得更快。」
屬荃灣田徑會的紀嘉文,一星期練足六天,長跑或者對一般人是沉悶的運動,但紀嘉文卻覺得其樂無窮:「跑步就好像我生活的一部份,一天不去跑,反而感到不自在。」
在一周練習中,星期一、三、五是他的重點練習,在三小時的練習中,專攻速度或耐力,紀嘉文說:「練習會針對即將舉行的比賽,如果是千五米、五千米等較短途,我會集中練速度。」速度練習方法是二百米衝刺和二百米緩步跑輪流交替,全程約千六米,有助加強短距離衝刺。
若他要應付十公里、半馬拉松等長距離比賽,就會鍛煉耐力,以均速完成五千至一萬米跑。
星期五和星期日有較多時間,他更與一班隊友作山路和重量訓練,他說:「山路更崎嶇不平,有助加強耐力,而重量練習方面,我們集中練習腹腰、手臂和大腿肌,原則是次數多重量少,目的也是加強耐力。」
紀嘉文刻苦練習當然有他的目標:「參加奧運是每個運動員的夢想,我也不例外;相對外國選手,我們要在場地賽達標很困難,但我希望愈跑愈長,有機會參加奧運馬拉松比賽,單是感受氣氛已經畢生難忘。」
星期一:速度/耐力
星期二:耐力
星期三:速度/耐力
星期四:耐力
星期五:速度+耐力+舉重或山路練習
星期日:速度+耐力+舉重或山路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