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認購領匯的最佳策略

投資學堂:認購領匯的最佳策略

近日收到不少讀者的email,詢問應該採取甚麼策略去申請認購領匯(2382)?今日不如趁領匯尚未截止認購,與大家一談認購的事項。
筆者估計,以全家總動員、透過多份申請表格認購,其結果會較以借貸來作大額認購為佳,主因是筆者猜測,這次領匯的新股分配,可能採用類似當年地鐵(066)招股的策略,傾向於每個申請者也最少有一手。
當年地鐵全球發行10億股,將6億股分配給香港的投資者。翻查資料,當年地鐵本港部份大約有602520份認購申請,若以6億股平均分配,則每份申請可獲995股。當年最後分配結果,有些申請者只獲500股,低於995股平均數,有些申請者則獲1000股或以上,高於995股這平均數。出現上述情況,主因是它從申請少於3000股的認購中,抽出部份股份來分給申請3000股或以上的認購。
基於上述原因,假若這次領匯採用類似的分配模式,則宜盡量避免落在獲得少於平均數那些組別中。在這次領匯招股中,全球發行1,972,199,000股,假若這次如地鐵般將60%給本港的投資者,同時又假設這次的申請人數與地鐵相若,這樣則表示,每份申請平均可獲分到1960股。此外,一如當年地鐵招股般,有些申請者可獲平均數以上的股數,而有些則僅獲少於平均股數。

全家出動勝大額申請
當年地鐵股份分配的分水嶺在2500股,即申請2500股或以下的,只獲500股,亦即少於平均數。申請2500股以上的,則獲1000股或以上,亦即高於平均股數。由於這次領匯的「可能」平均分配股數大約1960股,參考當年地鐵的分配結果,筆者推猜其分水嶺在2至2.5萬股的申請。換句話說,相信要申請認購2至2.5萬股,才有較大機會獲取2000股或以上。
至於借貸作大額申請,筆者猜測可能幫助不大,結果反不及全家出動,正如當年地鐵申請一二百萬亦僅獲8000股。最慘是申請一二千萬股的投資者,亦僅分到10500股,其作用不大,分分鐘得不償失(損失利息成本)。
最後,假若考慮在領匯上市後從市場吸納,則須留意其股息率,綜觀過往30多年美國相關的資料,當房地產基金的股息率低於5至5.5厘,即表示股價已屆頗高水平!以領匯上市價10.83元、股息率6.28厘計算,領匯升至12.5-13.5元時,股息率便差不多是5至5.5厘,反映股價已頗高。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