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放寬可攜金額有深層意義

陸叔理財:放寬可攜金額有深層意義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宣布調高國家貨幣出入境限額,由原來每人每次可攜帶人民幣6000元調高至20000元,市場預計,新政策可進一步刺激本港零售及旅遊業。另外,對於積極拓展人民幣業務的本地銀行而言,這亦是一個正面的消息。
基本上,從自由行的推行,以至放寬國內同胞對外投資移民的限制,都是中央對香港明顯「放水」的措施。而國內同胞可以攜帶更多人民幣出境,亦是中央「放水政策」的延續。不過,由於可攜帶的金額較原先高出三倍有多,我覺得此政策的推出,未必只志在讓國內同胞到港消費可以更方便,背後其實尚有其深層意義。
首先,流傳已久的QDII計劃一直只聞樓梯響,卻未見正式落實。究竟問題出在哪裏呢?事實上,QDII的推行,是中國金融體系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但若果在倉促的情況下出台,卻會引伸出國家金融體系的安全問題。近年人民幣升值問題鬧得沸沸揚揚,儘管中央政府多次表明現階段非升值的恰當時候,但大量投機熱錢卻爭相湧入,博人民幣升值。然而,中國一直有外滙管制,熱錢要流入中國,必須先將外滙轉為人民幣資產,而目前可行的渠道有兩個。
第一、現時中國的經常帳目是開放的,熱錢要流入中國,可透過出口貿易方式,將外滙引入國內。不過,這個方法是鑽目前國內進出入口制度中的漏洞來進行,可謂非常間接,對一些想「快出快入」的熱錢而言,未必是一個理想渠道。

第二、透過QFII投資於國內市場或資產。但現時資金流入中國後,暫時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撤走方法。然而,假設QDII正式落實,變相令資金有一個合法機制「進入」及「流出」,若果一些投機資金借助這個窗口進行打擊國內金融體的舉動,後果難以估計。所以在未有完備監控措施的情況下,中央不會正式推出QDII。
我相信中央對國內不斷有游資流入香港投資市場,早已心中有數。既然QDII在短時間內未必可以推行,倒不如進一步開放人民幣流出的限額,讓資金更合法地流出。

QDII簡化版
當然,由於流出資金始終是現金,必須有一定的限制,才可避免滋生資金一下子流走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此措施某程度上是QDII的簡化版,讓民間資金多一條出路。
至於QDII何時才可出台?綜觀近來以美國為首的利益集團,透過軟硬兼施的手法迫使人民幣升值,中國更不會這麼容易開放資金自由出入的平台。平情而論,中央以「拖字訣」對待QDII,並非沒有道理。因為當措施正式落實,一切都變得明朗化,外資便可基於QFII及QDII的規則將資金進出,加重中國的金融體系風險。反之,一切都處於「估計」階段的話,中央的「底牌」未有顯露於人前,變相令其可採取更靈活的金融政策,「話事權」仍在自己手上,免得投機資金隨時乘虛而入。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