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進黨政府高層從陳水扁總統到其他官員這兩天不斷在說,為台灣「正名」、更改台灣駐外機構的做法不是更改國號,只是為了減少混淆、只是為了減少誤會。
我們認為陳先生及其他台灣官員的說法要不是想混淆視聽就是在睜着眼說謊話。誰都知道,駐外機構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中華民國的駐外機構代表的是四九年後移遷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民進黨政府要把這些駐外機構的名字改掉、把名字中的中華民國去掉及改為台灣駐外機構,這樣的改變絕不是甚麼減少誤會,而是要打造一個新的身份,情況就像前蘇聯瓦解以後,各加盟共和國如俄羅斯立時更改駐外機構的名稱以讓國際社會知道蘇聯已消失,由俄羅斯及其他加盟共和國取而代之。像這樣的改變不是在更改國號又是甚麼呢?難道陳先生以為全世界的人都是儍瓜,都會被他的「花言巧語」騙倒嗎?
我們很明白民進黨政府希望擴闊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我們也很明白陳水扁總統及民進黨努力想把台灣變成一個植根本土並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此所以陳水扁總統幾年內不斷推出「去中國化」的措施,包括推動修改歷史教科書、包括修改駐外機構名稱等。但是,花言巧語及混淆視聽固然不可能達成這些目標,歪曲歷史或人為的割斷兩岸的歷史文化淵源同樣不可能達成這些目標。
應該看到,中華民國四九年後移遷到台灣,令兩岸形成分治的局面是鐵一般的歷史事實,這樣的歷史格局到今天依然沒有改變,也不可能由海峽兩岸的某一方單方面去改變。實際上不管民進黨政府怎樣改寫歷史、怎樣改變駐外機構的名稱,都不可能把歷史抹掉、都不可能改變這樣的歷史格局、都不可能改變兩岸分治的政治現實。相反,「去中國化」及「正名」運動只會加劇兩岸之間的猜疑及矛盾、只會加深兩岸從政府到民間的隔閡,令兩岸更難透過和平互利的方法探索雙方的關係、更難透過和平互利的方法重塑雙方的關係。這對台灣有甚麼好處呢?
更何況國際社會包括台灣的最重要盟友美國都不接受任何單方面改變歷史格局的做法、都不接受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動。較早時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已表明反對台獨,昨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更就台灣改變駐外機構名稱的問題發言,表明這樣的做法等同單方面改變台灣現狀,故此美國不支持有關的做法。顯而易見,「正名」運動這樣的「花言巧語」、這樣的小動作並沒有騙過國際社會、並沒有瞞過台灣的盟友,反而令國際社會對民進黨政府更有戒心、更小心提防,這不是令台灣更難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更難擴闊國際活動的空間嗎?
(圖)台灣總統陳水扁主導的「正名」運動在台灣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