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下滑,商品價格上升,股市造好,這些金融市場的大趨勢,表面上和一個甘於平淡的升斗市民沒有關係,其實不然。愈來愈認同要靠投資致富是極之艱難,但不求發達,卻需要透過投資來保障自己辛苦累積下來的財富。
通縮時代應該已告一段落,過去幾年的思維已不適用,現金不再是王,而是會隨時日貶值。原材料價格累積升幅驚人,零售層面的通脹率仍是相當溫和,答案十分簡單,是不少企業透過提升營運效率來抵銷成本上漲的影響,所謂提升效率,通常都是拿員工來開刀。
打工仍有出路,但一定會十分辛勞,支援隊伍多數不夠。就算薪酬豐厚,工作量會遠比過去為大,而對大部份打工仔而言,保住職位的安全感會頗低。
經濟好轉,資產價格膨脹,可是打工仔受惠卻不大。今次通脹和97之前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中國因素,令香港不少打工仔工資不易調升。另一方面,來自中國的購買力,卻在香港的資產市場中反映,如此這般,將日益加深貧富懸殊的現象。
所以一定要學投資,抽幾手領匯(2382)可以是一個開始,投資是一個實踐的學科,只講不做永遠不曉。金融市場是出現了幾個大趨勢,但偶爾一個大調整,是正常不過,現在才勸新手入場,好像叫人接火棒不負責任。
要投資有成,首要摒棄怕輸的心態,反正不賭,別人也正在替閣下注。港元不覺之間,已經跟隨美元貶值幾成,如果手上沒有港股或者香港物業頂住滙價的損失,身家早已大縮水,但自己仍懵然不知。輸輸贏贏是十分正常,但以大趨勢而言,坐擁港元現金,應該會繼續是輸家。
給新手的第二個貼士,研究股票或任何投資項目,重點不是目標價,而是防守性,打好防守,是取勝的最大關鍵。不幸遇上大調整,未必要隨波逐流跟風拋售,假若手上的股票生意穩定有五六厘息,又何懼之有,着眼點應在公司的現金流以至派息,而不在股價一時的高低。透過累積資產收取股息,財富增值的速度一定不會快,滙控(005)雖好,但更多人只會屬意滙控輪,可是透過投資致富,是相當困難的一回事,在股市中清袋的人,遠比發達的人多。因此請認定目標,投資應是先求保本,再求增值。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