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從施政報告看港澳管治 - 何洋

蘋論:從施政報告看港澳管治 - 何洋

同樣是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但自回歸以來,澳門和香港在管治上的表現卻相去甚遠。在特首何厚鏵的領導下,澳門無論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都更上一層樓,深獲澳門民眾的愛戴。相反,在特首董建華的管治下,不獨香港的經濟無甚起色,而且由於施政的頻頻失誤,更令民怨沸騰,特區政府亦因而陷入管治的危機,至今不能自拔。
對兩位特首管治表現的強烈對比,論者及學者曾提出不同看法。近日讀遍兩位特首自回歸以來發表的施政報告,從報告內容的鋪排和着力點上,可為我們解讀他們的管治成績,提供一個不同的角度。
打從回歸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始,可以看到香港特區首長所急切關注的,是如何能夠盡快透過特區政府的施政,推動香港的進一步發展,而且涉及範疇並不限於經濟層面,更包括文化、教育、民生等各方面。在施政報告內,董特首對於自己為特區訂下的宏大理想,對於特區政府按其理念推出和落實政策的能力所抱持的極高信心,躍然紙上,這就是為甚麼自回歸以來特區的新政策一浪接一浪從未歇止過的原因。不幸的是,有信心並不代表在實際上便能實踐其施政理念。
施政連番失誤,令特區政府的信用破產,民怨亦不斷加深。更教人失望的是特首卻似乎未從慘痛的施政失誤中得到教訓,為自己的施政理念來一個徹底檢討,看看問題出在甚麼地方。時至今日,特首仍堅持其施政方針一貫正確的心態,外間的負面反應只代表港人看得不夠他長遠而已,既是如此又何用檢討政策因何錯誤頻生?在說服民眾方面多下一點功夫便是了。這種心態亦反映在董特首過去數年所發表的施政報告上。
(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