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清拆紅灣為了美化維港?荒謬! - 盧峯

蘋論:清拆紅灣為了美化維港?荒謬! - 盧峯

決定把紅灣半島拆卸重建的地產發展商新創建主席鄭家純先生昨天說,紅灣半灣的外觀「唔係咁好睇」,把它拆掉重建可以令維港海岸更美觀,不會出現難看的建築群;他又說,看不到拆卸重建紅灣半島對社會有何傷害、有何問題。我們不知道作為地產發展商的鄭先生甚麼時候開始關心起維港兩岸的景觀,但是以破壞維港景觀為理由清拆紅灣半島實在牽強得很,事實上維港兩岸的建築物不管是住宅樓宇或商業樓宇都乏善足陳,真正美觀的可說寥寥可數,更多的是外貌平庸、毫無特色的玻璃幕牆大廈,即使全港最高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不見得如何美觀,有不少人就批評它的高度破壞了香港島的山巒景色。若果按照鄭先生的邏輯,那不但紅灣半島該拆,大部份維港兩岸的建築物包括國金二期都該拆卸重建,只有這樣才能令維港兩岸面貌煥然一新,鄭先生下一步是不是準備購入其他維港兩岸樓宇拆卸重建呢?
至於鄭先生說看不到清拆紅灣半島對社會會有何損害,我們相信這是因為鄭先生眼中只有龐大的賣樓收益,甚至把他公司的利益當成是社會的整體收益。毫無疑問,重建紅灣半島可以帶來重大的額外利益、可以帶來大量的額外利潤,可這些額外的利益、這些額外的利潤只會落在鄭先生的口袋中、只會落在發展商的口袋中,公眾及整體社會得到的則是大量的污染物、大量的建築廢料、大量的泥塵、大量的噪音;若果發展商沒有嚴格監控拆卸過程,所造成的浪費及污染是難以想像的、對鄰近居民及學童的滋擾也是難以估計的。像這些巨大的社會成本、像這樣沉重的社會代價,鄭先生竟然說看不到,他不是給巨額的利潤蒙蔽了眼睛、不是把一己利益當成公眾利益又是甚麼呢?

清拆紅灣半島除了對環境造成實質的損害外,這樣的行動對社會的無形損害也是非常嚴重的,包括對可持續發展策略的否定、包括造成社會價值的混亂、包括向下一代傳達一種錯誤的訊息以為大規模的浪費無問題、包括損害香港的國際形象…等。像這些代價、像這些損害,鄭先生都看不到嗎?
昨天的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先生表示,特區政府還未收到發展商的重建計劃,所以未決定如何處理。我們認為,這說法只是像鴕鳥一樣迴避問題,不肯面對事實,發展商早已透過公開信表明會把紅灣半島清拆重建,特區政府及孫先生怎可能不知情、怎可能繼續「坐以待拆」?我們希望,特區政府及孫先生盡快與發展商商討,並按地契及合約條款找出各種可行的應變辦法,盡量讓紅灣半島免被清拆;我們也希望立法會能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事件,讓公眾透過公開聆訊更清楚了解事件的始末經過、讓眾多疑團可以一一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