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戲碼不俗,昨日展開的歐洲財長會議,據聞討論議題會集中在強歐元對經濟發展的衝擊程度。其實也沒有甚麼好辯論的,歐元地位日益重要,既然成為美元的「替身」,亦即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流通量與日俱增,要預測其走勢並不容易,要駕馭更是困難,君不見日本於去年底、今年初動用超過2,800億美元干預日圓升勢,今日結果如何?日圓(升勢)可有被馴服,日本經濟環境又怎麼樣?
天助自助,一切問題皆應由根本去探討,與其費時去討論一場無把握,甚或輸多過贏之仗,倒不如檢討現時的一些制度、規例或結構是否符合長短期經濟發展,不是更有建設性?
此外,周三和周四乃是英倫銀行和商品貨幣國家央行的議息日,除加拿大或考慮加息外,相信其餘將按兵不動,皆因經濟表現已呈強弩之末,何況還要看美國聯儲局之動向?
目前的熱門話題不離美元、石油和黃金。美元弱不禁風,好消息未能扭轉頹勢,壞消息更被利用作「踩」多一腳的藉口。早前國際資金為暫避鋒頭,在苦無出路下惟有四竄覓食,若以基本因素來衡量,若你是基金經理,在現水平還會買歐元和日圓資產否?除非美國經濟有機會「散晒」,但左看右看又無迹象,那麼……?
至於石油,在全球三大進口國──美中日經濟見放緩的環境下,不但炒家沒藉口炒上,連油佬也現不安情緒,「減產」這個詞好像很久已沒有聽見了吧,可有啟示?還有黃金嘛……如果買金是為了hedgefordollardepreciation,在通脹溫和、經濟放緩、美元短期或快見底,以及預期加息的情況下,還是理性點好!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