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買「領匯」目標在息不在價

理財智慧:買「領匯」目標在息不在價

踏入12月,港股走勢依然強勁。恒生指數仍然高企在14050點以上,而這個恒指水平,正正是在年初外資經紀對港股表現的預測。年前的預測已達標,後市究竟會繼續上升,還是會有回吐?
雖然愈近年尾,原則上基金經理都會愈無心戀戰,因為已過了11個月,剩下的1個月,所能做的實在不多,加上年尾又要「埋數」,所以基金經理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因此,年尾市場通常比較淡靜。但是今年比較特別,因為有不少招股(IPO)上場,而且規模更是十分龐大。除了「領匯」房地產基金之外,還有不少集資數以十億計的新股。

宜長揸不宜短炒
有朋友問筆者,最近有那麼多IPO,究竟「領匯」是否買得過?現時市場有那麼多人有興趣,又是否有風險?因為過往太多散戶對某隻新股有興趣,結果上市之後表現令人失望的個案。
領匯是房地產基金,與股票並不相同。股票的收益,主要來自股價的上升,而公司的派息率多少,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特別是那些喜愛投機的朋友,只持有一段很短的時間,公司派息多少,已與他們無關。按照「領匯」的招股章程,公司所賺的會全數作派息用途,而息率將高達6厘以上。因為會把全部盈利用作派息,所以公司增長會受到限制。如果公司的租務狀況不變,而又假設息率得以維持,「領匯」的市場價格應不會有太大變動,因為購買「領匯」的着眼點應該是「息」,而並不是「價」。
除非「領匯」上市之後,市場覺得息率高而大加追捧。股價上升,因而把息率拉低,否則購買「領匯」最好持有買樓收租的心態,中長線持有收息較為上算。
至於應否購買,要視乎想賺息還是賺價──如果想賺息,「領匯」會比較合適。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