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弱就業數據困擾全球

國際視野:弱就業數據困擾全球

美國11月份非農業新增職位僅錄得11.2萬個,遠遜市場預期的20萬個,數字令全球大失所望之餘,更將筆者以為10月份超理想數據(經修訂後增加30.3萬個)乃是轉機,期望可以延續之推算粉碎,謹此致歉。
全世界都緊張美國的就業數字,皆因美國仍然是推動全球經濟邁向復甦的火車頭,縱使美滙走弱,導致貨幣實際購買力下降,或影響美國消費者的購物意欲。

大花筒消費模式或變
然則若就業市場持續改善,收入增加,相信喜愛花霍的德性還是不會大幅減退,撐起半邊天的責任仍可寄託在美國的肩膊上。可是現在問題大了,職位增加不足,工資不升反而微軟,加上美元貶值,這個消費模式或將不能持續,全球經濟豈不大受打擊?
瞧瞧近期歐元區、日本甚至英國公布的一些經濟數據,明顯顯示經濟加速放緩,大買家一旦胃口見悶,倚賴出口推動經濟增長的國家的貨幣又大幅升值,豈不屋漏兼逢夜雨,何況還有巨龍食完退燒餅後情況仍未穩定,汝道還有甚麼寄望?
當然1個月的(就業)數字並不代表末日將至,可是那種退銳漲急的無常表現,實在不敢恭維,試問作為生意人有何想法?既然大上大落或前景不明朗,倒不如暫時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如果個個有同樣想法,招聘市場又怎會有轉機,消費市場又怎樣持續興旺?
目前的問題已不在於聯儲局會否「手軟」,最大癥結在美國消費者的取向,無收入,利息減到零都無濟於事,日本不是最佳例證?歐洲就業市場不也是呆滯不前,你估個個好似香港那麼好彩,有自由行、CEPA和9+2乎?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