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由時報》報道,隨着美滙下跌,中央銀行有意調低外滙儲備中的美元資產比重。不過,該行其後否認有關報道。
《自由時報》上周六說,央行行務委員莊清泉表示「央行應該會有考慮」減持美元資產。該行昨天斷然否認上述報道,表示「本行同仁並未對外作此陳述」。
台灣央行上周五報道,11月底外滙儲備為2391.29億美元,較10月增加40.97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排在全球第3位。截至9月30日,台央行持有相當於574億美元的美國國庫券。
莊清泉早前在記者會上被問及,該行是否有意把部份美元資產轉換為其他貨幣時,曾表示「應該有這樣的考慮」,但他沒有直接提及央行。
在全球外滙儲備最多的8個國家或地區中,除俄羅斯外,其餘皆來自亞洲區(見圖表)。隨着美元持續下滑,市場近期揣測部份亞洲國家將在外滙儲備中減持美元資產比重。上月有報道指中國人民銀行計劃減持美元資產,但該行其後予以否認。
另外,《紐約時報》報道,中國、日本及其他亞洲地區的央行應加以考慮,是否仍持有巨額美元投資,因為美國的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已飆升至破紀錄的5.7%,而且美元兌日圓亦滑落至接近5年來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