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數據之後,美元再急跌,美債出現極之強勁的反彈,美股方面,英特爾的好消息,抵銷了不利的經濟數據。以近期經驗,全盤來看,以上的發展應該對港股有利,美債止跌,起碼證明了市場對美元資產信心未失,這是港股最大的隱憂,如此這般,港股應該仍是向好。
港股上周五的表現令人失望,油價回落加上英特爾的消息,仍是不進反退,反映新股集資活動對市況有礙。既然結論外圍發展是有利,不妨把握機會繼續造好,估計會先行整固,期指有機會貼近14200,建議候低吸納,將止蝕放在14100,博指數再創新高。
上周五另外一個焦點,是個別股份出現洗倉活動,二三線股形象始終會受損。筆者是有興趣博個別股份,但一來實在不敢提供,根本沒有甚麼章法可以避開中招的機會,二來重拾信心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並不適合大部份人急功近利的性格。大市向升,最好炒市不炒股,以免誤中副車。
信心危機中,收到嘉利國際(1050)的中期報告,尤其覺得難能可貴。中期報告中用心討論多個投資者關心的話題,由原材料風險、新項目及營業額目標,以至擴產措施及財務安排,都一一詳盡解釋。筆者搬字過紙也是多餘,有興趣不妨上網瀏覽。
最令筆者印象深刻,是封面幾張與小投資者茶敍的照片,場面相當踴躍。
香港公司甚多「大細超」,忽略與小投資者的溝通,其實基金經理投資的,是別人的錢,反而小投資者用自己的血汗錢,縱使金額不能相比,精神支持度只有過之。詳盡的業績報告加直接對話,減低中介人如分析員的重要性,是對小投資者交代的最好方法。
另一方面,香港仍有一批認真的小投資者,肯抽時間出席聚會,打理自己的投資,絕對值得欣賞。雖然財經傳媒充滿馬經形式的貼士,在這種文化下,也有一些希望長線投資的散戶。
嘉利費盡心思,預期PE也不到10倍,但估值高低,只是反映市場的口味,澳門股天價估值,難道就是好公司?作為投資者,應該關心的,是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及派息。這類溝通活動的成果,應該是以股東的忠誠度來衡量,而非股價的水位。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