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料聖誕生意增逾一成

零售業料聖誕生意增逾一成

【本報訊】去年因「沙士」爆發,扭曲了本港消費市場表現,大部份生意均集中在下半年,比較基數雖然因此拉高,但零售業界普遍預期聖誕銷情有雙位數字增長。不過,分析師則持較悲觀態度。

經營百貨業的利福國際(1212),旗下銅鑼灣崇光百貨副店務經理盧少慧表示,看好本港今年聖誕節檔期的消費表現,料崇光可取得滿意的業績,但她拒絕就期間生意額作預測。翻查資料,崇光今年1至10月,每月生意額均錄得雙位數字增長,預期增長勢頭可延續至11及12月。

派雙糧加薪改善氣氛
至於流行品牌bossini的經營商堡獅龍(592),現時在港擁有30個銷售點,其執行董事兼財務董事陳素娟表示,聖誕是公司其中一個重要檔期,以現時消費氣氛估計,聖誕節生意額可望有雙位數增長,但由於今年冬季氣溫較高,對服裝的銷情構成影響。
在港澳擁有90家鞋類產品專門店的美麗寶(1179),其董事副總經理吳民傑表示,由於部份企業恢復派雙糧,一些員工更獲加薪,在整體消費氣氛持續改善下,他對今年聖誕檔期生意持樂觀態度,估計期間本港鞋類產品市場將可錄得逾10%增長,集團更期望增幅達15至20%。
寶姿時裝(589)行政總裁陳啓泰亦表示,本港零售市場今年表現理想,相信與市民對前景樂觀,消費時變得較「鬆手」有關。他認為隨着更多資金流入內地,本港零售市道將可繼續間接受惠,對來年仍持樂觀態度,特別是高檔產品市場。

不過,星展銀行零售銀行業務高級投資策略顧問陳寶明則較悲觀,預料聖誕檔期銷情不太好,亦不太壞,整體應可錄得6至8%增長。他指出,增幅達不到雙位數字的原因,是去年比較基數相對較大,以及本港消費氣氛,出現隨經濟增長同步放緩的迹象;但一些高檔貨品或受內地旅客歡迎的零售類別,仍可看高一線;料隨着廸士尼明年第四季開幕,零售市道才可再次「起飛」。

自由行帶旺電子產品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關百豪較早前表示,協會預期今年聖誕檔期生意額只有5%增長,主要原因是本地就業情況並無太大改善,市民收入亦未有大幅上升。他認為受內地旅客歡迎的電子產品類別,較可看高一線;服裝零售及百貨業則由於今年冬季天氣較和暖,業界不太樂觀。

零售業界普遍對今年聖誕銷情樂觀,預期生意有雙位數字增長,但分析師則指去年比較基數大,除高檔或受內地客歡迎的貨品,整體只得6至8%增長。
陳寶明

零售業界普遍對今年聖誕銷情樂觀,預期生意有雙位數字增長,但分析師則指去年比較基數大,除高檔或受內地客歡迎的貨品,整體只得6至8%增長。
陳素娟

零售業界普遍對今年聖誕銷情樂觀,預期生意有雙位數字增長,但分析師則指去年比較基數大,除高檔或受內地客歡迎的貨品,整體只得6至8%增長。
盧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