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拍賣頻譜可參考勾地政策

傳訊四圍炳:拍賣頻譜可參考勾地政策

電訊管理局終於宣布2G流動電話牌照的續牌政策,一如所料的,政府收回兩個「未能有效使用獲指配的頻譜」的頻譜CDMA及TDMA。一直反應激烈兼聲稱要狀告政府的和記電訊,反應出奇冷靜,其官方的回應有云:「有關當局對第二代流動電訊牌照的安排,已踏出正確的一步。」就此證明,過往和記電訊談到CDMA頻譜被收回事件,往往惡形惡相,動作多多,說到底都只是爭取在談判桌上有更多籌碼的伎倆。

消費者利益被犧牲
和記反應可以這樣平靜,原因是政府收回頻譜還給予三年的「過渡期」,「過渡期」一來給予經營商將客戶轉台(事實上,二、三萬客毋須三年過渡),二來政府可以進行新一輪頻譜政策諮詢。這個結果讓政府用諮詢頻譜政策為藉口,買來了「時間」,避免了美式CDMA進入市場引起的衝擊,保障了四家3G經營商的利益,卻犧牲了消費者未能因新服務帶來的好處。
政府這次「慢條斯理」的作公眾諮詢,將美式CDMA有機會推出的日期推遲了數年,直接人為干預了寬頻流動通訊市場的發展步伐,這又豈是與倡議「市場主導」的特區電訊政策有所牴觸嗎?既然九倉、電盈或城電均表示,有意做第5家3G經營商(當然他們要繳付十足的頻譜費),政府為甚麼要阻住地球轉呢?假如ITU撥出第二批的3G頻譜的技術平台已經成熟,為何政府一定要等齊4家3G經營商起了步才再發新牌呢?

建立「頻譜儲備表」
如果政府真是要做到「市場主導」,何不參考香港的勾地政策,由市場需求決定頻譜供應。電訊管理局可以先建立一個「頻譜儲備表」,將所有已經收回或可供使用且已獲ITU撥出的頻譜放進表內,政府並按一定原則訂出頻譜費的底價,然後等待電訊商提出申請。收到申請後,才作公開競投。此舉可以維持「市場主導」的特色,頻譜供應情況也一目了然,可以保持整個頻譜政策的透明度。
西九龍「民愚偽術區」事件、紅灣半島被賣豬仔事件和公務員減薪被追回水事件,少少事都可以成為政治風暴。現在我們的政府已經弱不禁風,雖然今次續牌事件在眾大新聞的比較下,只屬小事一樁,但處理得不好,分分鐘變大新聞。電訊管理局和工商及科技局諸公要好自為之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